大家真的會買明星代言的手機嗎
想要讓產品快速深入人心,那就找個明星代言人。各大手機廠商同樣深諳此道,據統計從2016年至今,就有30多位明星把顏值托付給了手機,而在代言費不斷升級之際,廠商瞄準的明星龐大粉絲群,卻不見得就是個好挖的金礦。 粉絲經濟新閘門 廣告業者稱,選擇代言人,不只要有知名度,還要和品牌有契合度。像是Angelababy的顏值和自信搭檔主打拍照美顏的美圖,彭於晏的男色氣質搭配年輕品牌VIVO,田亮的好爸爸形象遇上專為家長解決煩惱的小格雷學生手機,只有實現明星特色和品牌價值觀的高度統壹,才能激發出迷人的化學反應,讓傳播的價值倍增。 而從粉絲的角度看,盡管願意為明星代言產品買單,但還是更在意自家愛豆是否真的會使用代言產品。像此前當紅小鮮肉組合TFBOYE代言了某香皂品牌,推明星定制產品,上線首日預約數量竟不過百,壹位沒買的粉絲直言:“我奶奶都不用那款香皂,怎麽能用我偶像來賣呢。” 明星代言要激發認同感 想要賺粉絲的錢,必須激發出認同感,還是以上述明星和廠商為例,小格雷學生手機討巧的地方,在於抓住細分市場中,家長對學生手機的管控和保護功能需求日益增長,針對性主打“防沈迷”和“網址過濾保護”功能點。而代言人田亮的公眾形象,剛好是完美家庭中的壹位好爸爸,他9歲的女兒和7歲的兒子也正處電子產品沈迷高發期,也正需要使用學生手機守護孩子成長。基於此田亮代言的小格雷,才是出於家長使用者的角度出發,這種明星形象和品牌價值的高度默契,自然更有說服力。 明星代言形式,在早些年已經走過不少彎路。像是某某特型演員+挖掘機,某某歌星+生育醫院,還有首開雷人代言先河的球星羅納爾多+金嗓子喉片···這類組合槽點滿滿,找不到任何品牌和明星的***通點,不僅難吸引粉絲掏腰包,還被吐槽做電視裏的視覺汙染,幸好市場已經將這種形式淘汰掉。 掐準市場脈絡,投消費所好,代言人對於產品銷量是有壹定的影響的,但並不是唯壹的決定因素。除了利用粉絲經濟,營銷創意為品牌加分外,廠商更該做的是加大技術投入,為消費者提供越來越好的服務,那樣才會贏得市場真正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