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性平、味甘、微辛,入肺、脾、心經,具有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清熱利水等功效,對於失眠、食欲不振、咳痰等病都有壹定療效。
榆錢粥清熱安神。榆錢長於健脾安神。宋代藥學著作《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記載:“初生榆莢仁,以作糜羹,令人多睡。”現代研究發現,榆錢含有大量煙酸、抗壞血酸及無機鹽等,其中鈣、磷含量較為豐富,因此可輔助治療神經衰弱、失眠。
做法:大米或小米加水煮粥,待米將熟時放入洗凈的榆錢,繼續煮5~8分鐘,可加適量調料調味即成。
蒸榆錢和胃健脾。榆錢適用於脾胃氣虛,脾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癥狀,且有助於促進胃酸分泌和食物消化,可治療飲食積滯。
擴展資料:
榆錢是榆科植物榆樹的翅果。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因其形圓薄如錢幣,故而得名。由於它是“余錢”的諧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錢可以有“余錢”的說法。榆錢雖不起眼,卻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不僅好吃,而且也可防病保健。在饑荒之年,是壹種救人性命的充饑食糧。
產於中國,在寒溫帶、溫帶及亞熱帶地區具有分布,可以食用、藥用和綠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