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基礎護理操作——灌腸技術

基礎護理操作——灌腸技術

灌腸技術

(1)目的

1.接受手術、分娩或檢查的病人的腸道準備。

2.刺激患者的腸道蠕動,軟化糞便,緩解便秘,排除腸道積氣,減輕腹脹。

3.稀釋和清除腸道內的有害物質,減少中毒。

4.給高燒病人註射低溫液體降溫。

(2)實施要點

1.評估患者:

(1)詢問患者身體狀況及排便情況。

(2)向患者說明灌腸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點:

(1)核對醫囑,做好準備,保證灌腸溶液溫度適宜。

(2)將東西帶到病人身邊,幫助病人取左側臥位,為病人提供遮擋。

(3)按要求放入肛管,放入適當長度後固定肛管,使灌腸液緩慢流入,觀察患者反應。

(4)溶液即將充滿時,夾住肛管,拉出肛管,放入彎板內。

(5)灌腸後,指導患者仰臥,忍10-20分鐘後排便,觀察排便特點。

3.指導患者:

(1)灌腸過程中,患者有排便感,指導患者深呼吸,同時適當調整檢查,盡量在網站上收集灌腸管的高度,減緩流速。

(2)如患者出現心慌氣短等不適癥狀,應指導患者立即躺下,以免發生意外。

(3)註意事項

1.急腹癥、早孕、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灌腸;肝性腦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腸;傷寒病人灌腸量不得超過500毫升,液面距離肛門不得超過30厘米。

2.對患者進行冷卻灌腸,排便前保持30分鐘,排便後30分鐘測量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