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頭米,即鮮芡實,具有補腎固精、健脾止瀉、燥濕止帶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夢遺、遺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素有“水中人參”、“水中桂圓”之稱,是傳統中草藥,也是珍貴的天然滋補品。其藥用部分為幹燥成熟的種仁,味甘、澀、平。麩炒芡實:多用於脾虛泄瀉。
藥材呈球形,多破碎,完整者直徑5 ~ 8毫米。表面有棕紅色的種皮,壹端黃白色,約占總數的1/3,有凹陷的種臍痕,除去種皮後為白色。質地堅硬,斷面白色,粉砂質。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擴展數據:
雞頭米的食用方法和功能:
1、芡實粥:炒芡實50克,梗米100克,煮粥食用,具有健脾止瀉、固腎澀精、聰耳明目的功效。
2.芡實山藥糊:芡實500克,山藥500克,蓮子肉250克,分別炒黃,磨成粉,加入藕粉250克,混合成粉。每次加入適量白糖,調成糊狀食用,每日1~3次,可治脾虛泄瀉。
3.芡實核桃糊:芡實粉30g,核桃仁15g(碎),紅棗7枚(去核)。先加入冷水將芡實粉調成糊狀,加入開水攪拌,再加入核桃仁、紅棗,煮至糊狀,加入白糖拌入,隨時服用。
4、芡實豆粥:炒芡實30克,炒扁豆20克,紅棗10,糯米100克,* * *水煮成粥,對脾胃虛弱者見便溏或腹瀉有好處。
百度百科-雞頭飯
百度百科-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