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鄧英牛肉是四川達州的傳統地方美食。鄧英牛肉已有65,438+000多年的歷史。它是將牛後腿的蹄筋切片,腌制,烘幹,烘烤,蒸,煎,炸而成。因肉片薄而寬,能穿透光影,有民間皮影戲的效果而得名。肉片薄如紙,鮮紅,香脆。細細咀嚼,回味無窮。
虹影牛肉介紹
大仙縣鄧英牛肉的牛肉片薄如紙,鮮紅,香脆,細細咀嚼,回味無窮。據說是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命名的。當年元稹是通州司馬。壹天,他去酒吧喝酒。開胃菜裏有壹種牛肉片,油亮亮的,香辣可口,元稹驚嘆不已。
更讓他驚訝的是,這塊牛肉片極薄半透明,用筷子夾起來。在燈光下,紅色牛肉片上的絲綢紋理會在墻上反射出清晰的紅色圖像,非常有趣。元稹立即稱之為“鄧英牛肉”。因此,達州市的這種牛肉片以“鄧英牛肉”的名義廣為流傳,成為四川的名吃。
大仙縣鄧英肉牛的選料和做工都很講究。壹頭牛只能取它的腿筋和裏脊肉,每塊只有10kg左右。
用長刀將肉切成極薄的薄片,與甘草、丁香、草果等10種香料混合,將肉片鋪在竹籃上,放在太陽下暴曬除去水分,放入特制的烤箱中,控溫烤至熟,放入襯有油紙的竹筒或紙筒中,用純香油浸泡,取出少許花椒粉,密封,直至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