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日三餐是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也是符合營養衛生的傳統飲食習俗。俗話說“早餐好,午餐飽,晚餐少”是很科學的。壹般來說,三餐食物量的分配應該不會有太大差別。醫學研究證明,早餐宜吃高熱量飲食,午餐宜多吃。晚餐要清淡清淡。這是因為人白天學習多,尤其是學生早上,人體消耗的熱量多。而晚飯後,壹般活動少,消耗的熱量自然也少。所以早餐要全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要吃好;午餐要提供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米飯、饅頭等,吃飽;晚餐以清淡油膩為宜,少吃,七成飽。壹日三餐的正確分配應該是早餐占總餐的30-40%,午餐占40-50%,晚餐占20-30%,晚餐食物的熱量含量不要超過全天所需熱量的30%。高中生的日常飲食還應包括以下四類食物:
(1)格令
(2)蔬菜和水果
(3)蛋白質類
(4)油、鹽、糖等。
合理的壹日三餐既包括健康的飲食和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包括合理的用餐制度和合理的烹飪方法。合理的烹飪方法不僅能使食物變得美味,促進消化吸收,還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但要註意盡量減少烹飪過程中營養成分的流失。比如淘米的時候過度擦洗,高溫油炸的食物,切碎的新鮮蔬菜,長時間泡在水裏,長時間煮沸,都會導致營養成分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