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日常用藥-吳茱萸

日常用藥-吳茱萸

它是蕓香科落葉灌木或喬木吳茱萸的幹燥且接近成熟的果實。主產於貴州、廣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8月至165438+10月采收果實,然後開裂。曬幹或低溫幹燥。生的還是炸的。

性味辛、苦、熱;有壹點毒。歸肝、脾、胃、腎經。

具有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壯陽止瀉的功效。

應用1,用於肝脈寒凝之痛。本品具有疏肝解郁、散寒止痛的功效。治寒疝腹痛,常與小茴香、川楝子、木香同用,如導氣湯,能溫經散寒,行氣止痛。對於厥陰頭痛,常與人參、生姜、大棗等中藥同用,如吳茱萸湯;對於虛寒血瘀引起的痛經,常配伍桂枝、當歸、川芎溫經散寒、健脾理氣,如溫經湯。治胃脘痛,常與幹姜、黨參、木香等藥同用。用於寒濕腳氣腫痛,常與木瓜、檳榔、紫蘇葉等藥同用,如紀明散,能散濕化濁。

2、用於嘔吐吞酸。本品具有溫中散寒、疏肝解郁、降低不良反應、止嘔的功效。用於肝火犯胃,肝胃不和所致的嘔吐吞酸,常與黃連即左金丸同用,可清胃止嘔。治胃寒嘔吐,常與半夏、生姜同溫止嘔藥同用。

3、用於虛寒泄瀉。本品具有溫脾補腎、壯陽止瀉的作用。治脾腎陽虛泄瀉,常與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同用,溫脾腎、澀腸止瀉,如申思丸。

用法用量:煎服,1.56g,外用適量。

註意不要多用,要長期服用。陰虛熱盛者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