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的傳統民俗。粽子,又稱“嬌樹”、“粽板”、“粽子”,歷史悠久,花樣繁多。“艾葉芬芳馥郁;桃枝插在柵裏,出門就能看見麥子黃了;這裏陽光明媚,那裏陽光明媚,哪裏都陽光明媚。”這是壹首描述古代端午節的流行歌謠。端午節吃粽子在中國各地都壹樣。粽子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在晉代,它成為端午節慶典的食物。
熏蒼術
熏制蒼術是端午節的傳統活動之壹。在民間,蒼術是用來消毒空氣的,也就是把天然的蒼術捆在壹起。燃燒後產生的細煙不僅會散發出香味,還能驅趕蚊子,令人神清氣爽。
裴香囊
戴香包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壹。香囊內通常裝有壹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具有芳香、驅蟲、防瘟、防病的功效。端陽用四色線紮臂,戴香囊,精致玲瓏。
香囊又稱香囊、香包、荷包,壹般是在裏面裝上香料,用五色絲線纏繞,或用彩緞或布包上棉花,摻上中藥粉,再用彩色絲線繡成,底部掛紅、綠、青、藍、紫絲線,戴在胸前,清香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