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吃鴨。
吃鴨,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在七月半吃鴨子,因鴨在水中遊,取其河燈普渡祈禱之涵意。也有說法是“鴨”就是“壓”,是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魂靈”,這說法有點牽強,因為很多地方“鴨”與“壓”不同音。東莞人壹般會吃蓮藕煲鴨。
中元節,不少人會在舊歷的七月初壹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鐘馗。
中元節的節日意義
從有關七月半的傳說中,可深切體會到七月半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壹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二是發揚推己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就其文化內涵而言,七月半也是中國傳統祭祖節日之壹,其文化背後體現的是壹種信仰。七月半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壹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代的壹種傳統,這壹傳統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