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流行土葬,《周禮》裏記載“眾生必死,死必歸土”,《韓待外傳》也說“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地。”所以人死後得被埋進土裏才能算是安息。
加上還有“死後如生前”的說法,所以流行使用大量的陪葬品。“棺槨必重,衣食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越是地位高的人,在死後陪葬品越多,這也導致從古代開始就有盜墓這壹行業的存在。拿死人的東西,享生者的福,雖然這樣做被人不恥,但確實是利潤極高。
墓穴被埋在地下,常年封閉,氣候陰冷,加上屍體腐爛,會給人毛骨悚然的感覺。在這種環境裏人們就有了墓穴裏有僵屍的說法,這更加增加了盜墓行業的神秘性和刺激性。
網絡作家天下霸唱的盜墓題材小說《鬼吹燈》裏,將墓裏保存的比較完好,沒有腐爛但已經屍變的屍體,稱為“粽子”,僵屍、惡鬼這些不幹凈的東西被稱為“大粽子”,爛成白骨的屍體被稱作“幹粽子”。粽子可以被黑驢蹄子、黑狗血、墨鬥之類的東西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