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酒是將雄黃磨成粉末後釀造的白酒或黃酒,壹般在端午節飲用。
雄黃酒是用磨碎的雄黃釀造的壹種白酒或黃酒,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飲品。雄黃酒需要曬幹,有的是五月初壹到初五曬幹。雄黃作為壹種中藥,可以用作解毒劑和殺蟲劑。
所以古人認為雄黃可以抑制蛇、蠍子等害蟲。“善能殺諸毒,除諸惡,治諸毒。人仰馬翻,虎狼蹲伏山中,諸毒入川水避之。”古人不僅在蚊子滋生的地方撒雄黃酒,還喝雄黃酒希望能辟邪不生病。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雄黃是壹種含砷的化學物質,本身有毒,如果食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喝雄黃酒的由來
傳說屈原投河自盡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防止惡龍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粽子和鹹蛋扔到河裏。壹個老醫生拿來壹壇雄黃酒,倒進河裏,說可以鎮住魚龍,保護屈原。
過了壹會兒,壹條龍真的浮在了水面上。於是,人們把這條龍拉上岸,拉筋剝皮,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擦他們的七竅,以為這樣可以保護孩子免受蟲蛇之害。
據說這就是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由來。至今,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