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山豆根的用法和功效是什麽?

山豆根的用法和功效是什麽?

又名蠶豆根、苦豆根、苦豆子。

形態特征灌木,莖細長,有時攀援,高1 ~ 3米。根的圓柱形表面呈黃褐色,味苦。枝無毛,嫩枝被灰色短柔毛。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五至九對小葉,對生或近互生;小葉卵形、長圓形或卵圓形,葉緣全緣,葉表面無毛或散生短柔毛,葉背面密被灰褐色柔毛;葉柄基部的托葉很小或幾乎消失。花黃白色,5-7月開花,8-12月結珠莢,稍扭曲,果皮短柔毛,成熟時分裂成2瓣,種子橢圓形,黑色。4-5月或8-9月挖根,洗凈曬幹備用。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石灰巖山麓、山頂、山坡的縫隙中。廣西、貴州、雲南等省也產。

性味苦、寒、有毒,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選擇第壹種配方:山豆根1.5份,黃柏和黃芩1份。

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癌癥。乙方:山豆根6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痢疾。第三方:鮮山豆根20克,豬腸半斤。

用法:燉肉。

適應癥:痔瘡。第四方:山豆根6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牙齦腫痛。第五方:山豆根9克,雞骨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黃疸性肝炎。第六方:山豆根、桔梗各9克,玄參15克,板藍根12克,射幹9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扁桃體炎、咽喉痛。第七方:山豆根9克,小紅50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扁桃體炎、乳腺炎、闌尾炎及術後感染。第八方:山豆根9克,板藍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