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寫的不是桀驁不馴的我在遇到了心上人之後放棄狂傲與戎馬,洗手作羹湯,可惜大多數人都喜歡這麽理解,然後自己感動自己。樸樹唱“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壹的答案”,跟這個倒是有些接近,但現實要更殘酷,比“柴米油鹽治好了文青病”更殘酷。
這首歌滿篇都關乎掙紮與妥協。寫壹個人從生猛反叛,到輾轉回歸平庸。妳曾想要這天,再遮不住妳的雙眼,可是經歷九九八十壹難之後無非封了個末位的佛,除此之外壹切無法改變。妳想要求得真經普渡眾生,可眾生還是那個樣子。好在經過考驗妳終究成佛了,用《以太》裏的話說,“治療效果很好,我漸漸習慣”。來自山川湖海的人都要有個晝夜廚房與愛的歸宿,區別只在於早晚。無可厚非,求仁得仁。
作者:馬雲龍
鏈接:/question/20712999/answer/4672985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