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嚴格的法律
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國家正在花大力氣去研究系統性控制方案。然而,由於這壹問題形成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完全解決任重道遠,而且由於國內對於發生食品安全的問題懲罰力度較小,也讓壹些人不以為然。
而國外的法律就要嚴格很多了,在大數據的支持下還要配合多個部門的聯合監督,可謂為食品安全布下了天羅地網,而且壹旦有壹項標準不合格,就會取消生產資格。
二、提高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做到以下幾點
1、防“艷”。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
2、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面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3、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采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壹般為7—30天。
4、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5、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6、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壹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7、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制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