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白鮮皮的相關種植信息

白鮮皮的相關種植信息

白鮮皮,別名:白蘚皮,巴溝牛,牡丹,鮮羊草,拉丁學名:白鮮皮。它是蕓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線、白線的根皮,葉窄。所在地:遼寧、河北、四川、江蘇等地。春秋兩季挖根,去泥沙和粗皮,剝根皮,切片,曬幹。生吃。具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的功效。

種植技術:

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怕旱怕澇怕強光。浙江產區年平均氣溫17-17.5℃,地上和地下部分適宜溫度12-18℃。年降雨量為1350-1500毫米。地下塊莖分布較淺,多集中在土層以下3-7cm,每個塊莖有l-2個芽,多為3-4個。9月上旬至6月上旬種植,10,芽從芽眼長出但未出土;165438+10月上旬,地溫5cm,氣溫23-25℃時,塊莖從下部生根;當地面溫度為18-20℃時,開始發芽,水平延伸成細長的匍匐莖,俗稱抽打。1莖節形成於2月初,2-4莖。當溫度為4-5℃時,莖開始出土,尤其是在7-10℃時。2月初,幼苗出苗,展開葉片,嫩葉微紅,逐漸變綠。三月初,地下莖在節上膨大,形成淡黃色光滑的塊莖。四月中旬,塊莖腐爛萎縮。適宜選擇地勢高幹、陽光充足、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土或壤土。甘薯、小麥、水稻、玉米、豆類、白術、谷子等作物適宜作前茬作物;它也可以在水田和旱地之間或與薏苡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