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視臺的收視率肯定增高了。很多人就是帶著好奇的心理去看壹下,到底是什麽樣的節目說出這樣的話。因為這樣的原因吸引了很多人,最後導致這個電視臺的收視率提高。其實這也是壹種經營手段,抓住消費者的好奇心來獲得利益。
借著收到大陸廠家寄去的榨菜,這位臺灣名嘴又在網上炒了壹把。原來幾天前,他在某政論節目談到榨菜股價下跌時,認為是因為大陸人吃不起。而當五糧液股價上漲時,另壹位名嘴說是因為需要借酒消愁。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而喝得起五糧液,這個邏輯也真夠清奇的。
幾年前,看到臺灣名嘴說大陸民眾吃不起茶葉蛋時,心裏還在嘀咕,他們也算是有頭有臉有見識的人物,怎麽會如此無知?這幾年臺灣政論節目看多了,發現這些人不僅腦洞大開,而且肢體語言豐富,說起話來氣勢如虹。說白了,這就是壹種很專業、成套路、流水線上的娛樂化表演。
同質化的節目多了,為了收視率,各家自然要劍走偏鋒搏出位。有些話是名嘴自己要說的,有些話是節目組刻意安排說的,反正怎麽吸引眼球怎麽來。節目中不僅說對岸大陸,島內、歐美、政治、經濟,都能成為他們的話題。壹些名嘴因為奇葩言論成了網紅,高人氣又帶來高曝光率與高出場費,也帶動他在奇葩路上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