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清朝皇帝順序表

清朝皇帝順序表

清朝皇帝的順序如下:

1,清太祖高:努爾哈赤(1559-1626)。

2.清太宗文:皇太極(1592-1643)。

3.清朝祖章帝(順治):福臨(1638-161)。

4.清朝盛祖仁(康熙):葉璇(1654-1722)。

5.清宗憲皇帝(雍正):胤禛(1678-1735)。

6.清高宗淳皇帝(乾隆):李鴻(1711-1799)。

7.清仁宗瑞皇帝(嘉慶):犰狳(1760-1820)。

8.清宣宗(道光):永寧(1782-1850)。

9.清文宗(鹹豐):伊伊(1830-1861)。

10,清穆(同治)皇帝:載淳(1856-1875)。

11,清德宗景帝(光緒):載湉(1871-1908)。

12,清(宣彤)荀皇帝:溥儀(1906-1967)。

清朝的國號

1605年,努爾哈赤第壹次被稱為“建國國”,也是第壹次被稱為“王”;次年入號“昆都侖汗”(恭敬汗)。1616、努爾哈赤建國後被稱為可汗,歷史上被封為大金。

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名為“清”,又稱大清。關於“清”的含義,有各種各樣的猜測:第壹,“清”的字面解釋是“掃蕩、清除”的意思。第二,清澈碧綠。清為信奉薩滿教的北方部落所景仰,滿洲也信奉薩滿教,故以“清”為名。

還有“五德”觀。明朝是火德,清朝是水德,水就是火,故名。東北少數民族學院的包明認為,“青”的稱謂實際上來源於滿語中的蒙古語借詞“代青”。

大清就是“去國”或者“善戰之國”的意思。清史學者刁認為,“清”與“今”的音譯實際上是以漢字的讀音為基礎,改變了壹個讀音相近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