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時截斷
每年春季停止生長後,在第二個生長季節到來之前(壹般在7月初),剪去頂端的彎曲部分,發出新枝後,選擇壹根垂直的枝條作為新主幹。
2合理修剪
所謂合理修剪,就是在不影響主幹生長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保留側枝,有利於主幹增粗生長,加快木質化進程,避免主幹彎曲。具體操作如下:
(1)水平枝和接近水平枝的枝條壹般不剪,讓其自然修剪。
(2)影響主穗生長的競爭枝應及時剪除。
(3)控制其他不形成競爭生長的側枝生長,當其粗細達到主幹粗細的1/2時,及時剪去。防止樹幹太尖,增加樹幹高度。如果切得太晚,傷口不利於愈合。
3再次切幹。
對於2 ~ 3年生的幼苗,春季開始生長時,如果幼苗沒有明顯的主穗或雖有主穗但過於偏斜,應重新剪壹次,剪口應選在偏斜開始時。
4保持合理的密度
苗徑2cm,每公頃留苗45000 ~ 60000株;大苗DBH大於4cm,每公頃留苗12000株左右。這樣既保證了光合需要,又滿足了自然修剪的要求。
5其他措施
苗期多施磷鉀肥,生長季葉面追肥,有利於加強光合作用,加速木質化進程,防止樹幹彎曲。總之,要想培育出合格的槐樹苗,必須掌握三點:
(1)及時切幹,更換機頭。
②避免過度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