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上以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作為秋天的起點。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量和濕度趨於減少或降低。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變化,陽氣漸衰,陰氣漸出,氣候由熱轉冷,萬物隨寒而生,漸衰。
根據現代氣象學,北溫帶的秋季是8月23日(夏季)至165438+10月22日(小雪)。南溫帶秋季為2月19(北半球雨)至5月21(北半球小滿)。
生物氣候學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許多植物在秋天成熟。秋天,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變化,陽氣漸衰,陰氣漸盛,氣候由熱轉冷,萬物隨寒而生,漸降。這是冷熱交替的季節。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很多落葉多年生植物的葉子會逐漸變色、枯萎、掉落,只剩下枝條過冬。
壹年生草本植物會走到生命的盡頭,枯萎直至死亡。季節變化涵蓋了氣候特征的多個方面,僅用氣溫來判斷秋季是不準確的。秋天最明顯的變化是植被的葉子由蔥郁的綠色變成黃色,開始落葉,農作物開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