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夏的由來
長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壹個節氣預示著夏夢季節的正式開始,也是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的長夏節氣。鬥指東南,次元長夏。萬物生長至今,故名長夏。
長夏是戰國末期(公元前239年)確立的節氣,表示四季的更替和四季中夏天的開始。
事實上,按照氣候學的標準,如果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都穩定上升到22度以上,那就從夏天開始了。“長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南嶺壹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樹暗陽臺映池塘”之夏,而東北、西北部分地區才剛剛入春。
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左右,是“各種紅紫爭野”的仲春和晚春季節。五月,很多地方槐花盛開。在漫長的夏天,萬物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