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有的深達十幾二十多米,水面與水底溫差較大。即便是炎炎夏日,水底的水溫仍可能是冰涼,還容易形成“冷水坑”。冷水坑壹般在水底下特別深的位置,始終是靜態的,不動的。遊泳者遭遇冷水坑的話,哪怕水性再好,也會抽筋。
進入夏季,前往水庫遊泳的市民增多,溺水事故也進入了多發期,其中青少年兒童因安全防範意識淡薄,缺乏自控能力,容易發生溺水意外事故。
水庫的弊端
1、增加災害發生的頻率
興建水庫可能會誘發地震,增加庫區及附近地區地震發生的頻率。山區的水庫由於兩岸山體下部未來長期處於浸泡之中,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
2、造成庫區泥沙淤積
由於受水壩的攔截,受水勢變緩和庫尾地區回水影響,泥沙必然會在水庫內尤其是大壩和庫尾(回水的影響)淤積。
3、使土壤鹽堿化
不斷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層土壤內的鹽分帶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鹽分和各種化學殘留物的高含量,導致了土壤鹽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