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生葉三角形心形或卵圓形,先端急尖,稀疏漸尖,基部通常心形,邊緣疏鋸齒,長1.5-3厘米,寬2-5.5厘米,柄長;莖生葉類似於基生葉,葉柄較短;托葉披針形,長5-10厘米,全緣或具極稀疏的細齒和纖毛。
花淡紫色或白色,單生於葉腋,花梗長,花梗中部以上有2個線形小苞片;卵狀披針形的花萼,基部的附屬物非常短和半圓形;花瓣狹倒卵形,下花瓣較短,有明顯的深紫色條紋,基部有約2毫米的短距。
擴展數據:
生於山谷、沼澤和灌叢邊緣的潮濕地方。分布於臺灣省、廣東、雲南等地。
種植牛蒡應選擇地勢向陽、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壤土或粘壤土地塊。牛蒡應避免連作,輪作3-5年,谷類作物或葉菜類較適合前茬。
地塊選定後,耕深40-50厘米,每畝施2500-3000公斤全腐熟糞肥或堆肥,摻入30公斤過磷酸鈣和20公斤氯化鉀,翻入土中耙平。制作寬2-3米的高壟(平溝)或寬65-70厘米、高15厘米的高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