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春分的由來和習俗

春分的由來和習俗

春分的由來

在古代,春分也被稱為“日中”、“晝夜分”。根據二十四節氣,“二月中旬,春分除以二,也就是除以90天。”另壹篇《春秋故事·陰陽出入》說:“春分,陰陽也半相,故晝夜既寒又夏。”所以,春分的意義,第壹,是指晝夜平分,各為12小時;第二,在古代,立春到長夏就是春天,春分正好在春天的三個月之中,春天平分秋色。

春分習俗:

1,豎蛋

"當春分到來時,雞蛋是美麗的."春分是陰陽對半的日子,最容易立蛋。原因是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相等的壹天,地軸傾斜66.5度,與地球圍繞太陽的軌道平面處於相對平衡狀態,非常有利於立壹個雞蛋。雞蛋在春天會茁壯成長。

2.放風箏

清新的空氣升起,微風飄來,最適合放風箏。可以放風箏鍛煉肌肉,消除“春困”和“抑郁”。

3.吃春季蔬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壹種野生莧菜,村民稱之為“春蒿”。春分當天采集的春菜,壹般在家裏和魚片壹起熬制,稱為“春湯”。

4.送春牛

春分馬上就到了,到時候就會有壹幅春牛挨家挨戶送的畫面。畫面用紅紙或黃紙印上壹年四季的農歷節氣,還印有農民的耕田圖案,稱為“春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