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米果的皮是紅薯粉做的。紅薯自明朝萬歷年間由福建陳氏家族從菲律賓秘密引進後,隨閩南人進入廣東,迅速傳遍潮汕大地,成為潮人的又壹主食。紅薯吃不完就磨。土豆頭可以養豬,土豆粉可以做副食和調料。著名的潮州蠔烤,夏天的“清心丸”甜湯,土豆粉蛋糕,都是用土豆粉做原料。沒有米果的樹的樹皮純粹是土豆粉做的。潮汕人做水果,第壹道工序是“沸騰鋼”,意為柔韌。前因後果——壹般要包餡,薄皮好吃,但是薄皮容易破,餡就流出來了。要想讓果皮變薄、不斷裂、美觀,就要“煮鋼”。先把土豆粉磨成細粉,不留硬顆粒,取壹點,然後放在鍋裏煮,像糊壹樣用筷子不斷攪拌,然後倒入水果桶裏,加入土豆粉,揉到混合均勻,韌性和彈性適中,就像搟餃子皮壹樣,壹張壹張地搟薄。近年來,人們不需要煮鋼來制作無米水果,而是用煮熟的帶汁紅薯塊,放在水果桶裏,用土豆粉揉成同樣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