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項脊軒誌》庭有枇杷樹為什麽感人?

《項脊軒誌》庭有枇杷樹為什麽感人?

《項脊軒誌》庭有枇杷樹感人是因為枇杷樹本來是無思想感情的靜物,但把它的種植時間與妻子逝世之年聯系起來,移情於物。

在“亭亭如蓋”四個字的前面加上“今已”這個時間詞,表明時光在推移,靜物也顯示著動態。樹長人亡,物是人非,光陰易逝,情意難忘。由於想念人而觸及與人有壹定關系的物,便更添了對人的思念;再由對物的聯想,又引發對往事的傷懷。

於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進壹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說樹在生長,不說人在思念,它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則是: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

《項脊軒誌》創作背景:

《項脊軒誌》分兩次寫成。前四段寫於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當時歸有光18歲,他通過所居項脊軒的變化和幾件小事的描述,表達了對家人的懷念之情。在經歷了結婚、妻死、不遇等人生變故後,作者於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為這篇散文增添了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