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的毒性也與其繁殖周期有關。每年2-5月卵巢發育毒性較強,6-7月產卵後毒性減弱,春季產卵期肝臟毒性也最強。但精巢和肌肉都是無毒的,所以如果魚死的時間長了,內臟毒素溶解在體液中就能逐漸滲透到肌肉裏。
可以安全食用
因特殊情況需要加工食用的河豚魚,應在有條件的地方加工。加工前必須去除內臟、皮、頭等有毒部位,反復洗肌肉,洗血漬,用2%碳酸氫鈉處理24小時。經檢驗鑒定後方可出售,其加工廢棄物應銷毀。
關於河豚魚在脫毒加工過程中的安全食用,實驗證明了高溫加熱破壞毒素的可靠性,即野生河豚魚在120℃加熱2小時以上,養殖河豚魚在120℃脫毒30-40分鐘,可以達到徹底破壞毒素,安全食用的目的。
在大規模生產中可以嚴格控制這壹溫度和時間條件,以確保食品安全。同時可以通過加熱破壞毒素,保持新鮮河豚肉特有的美味。汛期在漁區加工後,可調節市場供求,養殖區可常年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