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出自《孟子·告子》記載了孟子和他的學生告子(墨子的學生)關於人類道德的討論,告子說:“食色性也重要。仁,在內,不在外;義,在外,不在內。”
高姿說,“飲食男女,這是自然。仁是內物,不是外物,義是外物,不是內物。”
擴展數據:
《孟子》以其性善論為基礎,是壹部深刻探討人的生死觀的著作。他從人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存與失義等方面論證了義重於命,必須舍生取義。還特別強調,人如果抵擋不住萬分鐘、宮室、妻妾、恩情的誘惑,必然會“失去真心(舍生取義之心)”
孟子生活在當時富裕的強兵,通過暴力手段爭取統壹。他繼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並發展為“仁政”的思想,被稱為“雅聖”。
百度百科-孟子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