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學名:Setaria italica):禾本科植物。古代稱粟、黍,也叫梁。壹年生草本植物;稈粗壯,分蘗少,披針形葉狹長,中脈和細脈明顯,有細毛;穗狀圓錐花序;穗長20 ~ 30厘米;小穗叢生在三級枝上,小穗基本上都有剛毛。每穗有幾百到幾千粒種子,種子很小,直徑約0.1cm。谷穗成熟時壹般呈金黃色,種子呈橢圓形,多數呈黃色。剝皮後俗稱小米。小米的外殼有白、紅、黃、黑、橙、紫等各種顏色,俗稱“小米五顏六色”。廣泛種植於歐亞大陸溫帶和熱帶地區,我國黃河中上遊為主要種植區,其他地區也有少量種植。
白首烏,別名狗尾草,屬於禾本科和粟米屬。根須狀,高大植物有支撐根。稈基部直立或彎膝,高10-100 cm,基部直徑3-7 mm。葉鞘松散,無毛或疏生柔毛或多疣,邊緣具長密的綿狀纖毛;具有祛風明目、清熱利尿的作用。生於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和路邊,是旱地作物中常見的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