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紹興、寧波、金華、麗水、福州等地稱為“梅幹菜”,浙江臺州稱為“梅幹菜”,廣東梅州稱為“梅幹菜”。有榨菜幹,油菜幹,白菜幹,冬菜幹,野菜幹,大部分都是家裏自制的。方法是把葉子曬幹,堆成黃色,然後加鹽腌制,最後曬幹放在壇子裏。
客家梅幹
梅幹菜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地方菜。秋末冬初,園子裏的芥菜長滿了青苔。它拇指粗,頂端有芽。形狀像秋天的葡萄,又脆又嫩。
這時,村婦摘下白菜(約5寸長),掛了幾天。等葉子變軟了,放在鍋裏,撒上鹽,用手搓。當有部分汁液滲出時,放入陶缸,逐層撒上鹽,用芥菜葉或竹筍封住缸口。過了半個月零二十天,取出曬幹,就成了色澤金黃,味道鹹酸,特別香的梅幹菜。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幹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