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固體炮彈——這種炮彈內部沒有火藥,由鐵或鉛制成。其中少量用石頭磨成球狀。主要用於攻擊城市和穿透城墻工事,射程較遠,但對人的殺傷力不是很大,除非直接命中或擊中其他物體,使其破碎飛濺,造成間接傷亡。
霰彈槍——在當時,它是壹種威力強大的野戰火炮。它由幾公斤重的鉛-鐵顆粒組成,其中壹些顆粒中填充了礫石。射擊的時候大面積命中,主要是殺人。但是霰彈槍有壹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射程短,有效殺傷在300米左右(比如說500米以內)。
最後說壹下花彈——爆炸性彈丸的別稱,裏面裝的是火藥。它因爆炸時的彈片而得名,就像壹朵盛開的花。鐵殼開花炮彈自南宋末年開始在中國出現,其改良版在日本征服中被元軍使用。明代中後期普遍使用炮射開花彈,如寧晉大捷就是使用這種炮彈的成功範例。
古代火炮的彈藥有兩種。壹種是上面提到的實心鐵球,後期出現球形。裏面裝滿了火藥彈藥,外殼上有孔用來裝木制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