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四川盆地適合蔬菜保護性栽培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麽?

四川盆地適合蔬菜保護性栽培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麽?

如上所述,適合四川盆地蔬菜保護地栽培的主要措施有:①種植茄果類蔬菜大苗,覆蓋雙膜;(2)茄果類蔬菜塑料大棚冷床育苗;(3)瓜類和豆科蔬菜的早期育苗和雙膜覆蓋;(4)采用早熟、高產、適宜設施栽培的優良品種。

四川盆地蔬菜保護地栽培的未來發展方向是:

(1)改進的棚結構

棚架結構的選擇也要結合四川的實際情況。目前國內生產的裝配式鍍鋅鋼管棚結構強度高,壹般可抗9級大風,抗雪載20 ~ 25 kg/m2,使用壽命10 ~ 15,價格為每667米212000 ~ 65438+。由於流域四面環山,風速很小,各月平均風速在2 m/s以下(長江中下遊風速3 ~ 5 m/s)。流域內9級大風9年壹遇,降雪少。因此,可對盆中使用的鋼管棚進行適當改進,以降低成本。

(2)采用新電影

四川省大部分溫室大棚覆蓋普通農膜,容易積累大量水滴,不利於植物生長。今後應逐步使用無滴抗老化聚乙烯薄膜,棚膜厚度為0.05 ~ 0.06毫米,棚膜厚度為0.03 ~ 0.04毫米。

(3)發展遮陽網覆蓋

農用塑料遮陽網的應用是南方夏秋季節堵塞“隱性短缺”、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夏季四川盆地東部幹旱多,西部洪澇多,育苗困難。遮陽網已經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後要擴大覆蓋面積,覆蓋蔬菜品種。

(4)充分利用園藝設施

目前四川省塑料大棚主要用於冬季育苗和早春生產果蔬。為提高利用率,應適當發展秋椒等果蔬的種植。秋椒應在7月中旬種植,9月上旬種植,大棚種植的果實采摘期可延長至第二年的65438+2月至65438+10月。

(5)實施保護地糧菜輪作,實施可持續發展。

四川盆地無霜期長,如成都平原無霜期長達278天。中遠郊農區的耕作制度是壹年兩熟,丘陵是兩季三熟。總的氣候條件是三季少於兩季,秋季休閑田(土)面積很大,稻麥(油)作物復種輪作潛力很大(60-80天)。近年來,成都市采取正、增、間作,提高復種指數,發展水田水旱輪作、糧菜輪作新三熟制,發展農區蔬菜,取得良好效益。比如產值最高、社會生態效益最好的類型就是“菜、米、菜”。早春用地膜種植早黃瓜、早茄子、早番茄等果蔬,4月初收獲,獲得較高收益。到6月中旬,果蔬大量上市,菜價下降,就拉出去種水稻,以穩糧增效。水稻收獲後,種植生菜、花菜、大白菜等蔬菜,使水稻平均畝產達到502.3公斤/667平方米,產值733。兩季蔬菜產值2674.01元,全年總產值3407.50元(2000年價格)。這種糧菜稻輪作方式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發生,實現蔬菜設施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川黔渝地處西南邊陲,日照時數最少,經濟欠發達。在中西部大開發的大形勢下,不能頭腦發熱,貪圖國外,盲目引進,而要時刻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著想。應用先進適用的農業科技,實現設施蔬菜的可持續發展,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