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氣溫回升,種下的韭菜經過壹個寒冬又開始發芽了。
但是春天的天氣太不穩定了,就像今年春天的“意外”寒冷。昨天20多度,今天接近0℃,溫差太大。這樣的溫度對生長在空曠地裏的農作物的影響可想而知。
眾所周知,韭菜是壹種“懶人菜”,壹年四季都是生長期。其耐寒性和耐熱性均名列前茅。
所以冬天也能生長,只是生長速度很慢,慢到幾乎看不出來。
即便如此,當春天到來時,韭菜開始加速生長。如果此時氣溫再次下降,還會發生凍害或凍傷,對韭菜的產量和品質都會產生影響。那麽,露地種植的韭菜遇到“倒春寒”怎麽辦?
壹是常用的“根土葬法”
許多種植者會在深秋和冬季到來時用土掩埋韭菜的根部。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暖,既能改善土壤結構,又能保暖保濕,有利於韭菜的生長,尤其是在低溫環境下。
第二,提前澆水,防止凍傷。
註意天氣預報,在預測天氣要變的時候提前澆水灌溉,可以增加土壤水分,有效防止土壤降溫,預防作用還是很大的。
第三,用草木灰。
草木灰,韭菜的好搭配,富含鉀元素,可用作肥料,消毒殺菌,提高地溫,有效保暖。
總之,韭菜本身就是壹種抗寒性很好的作物。只要根據自身情況采取防禦措施,即使“倒春寒”來了,也不可能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