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時,歐文斯以瘦弱的身體進入費爾蒙特技術學校。費爾蒙特學校有著良好的體育傳統,萊利教練是壹名優秀的體育老師。他認定歐文斯會成為體育界的新星,並要求放學後培養他,但遭到拒絕。歐文斯告訴老師,放學後他會打零工貼補家用。賴利對孩子的處境深表同情,但他並沒有放棄培養歐文斯的願望。他耐心地勸說孩子們每天壹早來學校單獨訓練。從那以後,每天黎明時分,戴眼鏡的矮個子白人老師萊利和瘦瘦的黑人男孩歐文斯都會出現在體育場。
“他每天花幾個小時培養我的才能。沒有萊利,就沒有歐文斯!”歐文斯永遠不會忘記萊利的養育之恩。蔻馳·萊利盡力鼓勵歐文斯有朝壹日為田徑事業做出貢獻。他把歐文斯介紹給了當時被稱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的加州短跑運動員帕多克。這次會面是歐文斯運動生涯的壹個重要轉折點。從此,歐文斯立誌要成為像帕多克壹樣的“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賴利告訴他,要實現這個理想,就要“有決心,有訓練,有奉獻”。這11的話,成了歐文斯日後人生的座右銘。30年代初,歐文斯與跑鞋、運動服、營養毫無關系,只有他瘦弱修長的身體。夠了,歐文斯。1933年,他的100米沖刺只比今天的世界紀錄慢了0.1秒。
歐文斯在1932首次亮相美國田徑。那壹年,他在美國參加了奧運會選拔賽,獲得了200米決賽的權利。抽簽的時候,他抽到了最有心理和戰術優勢的,卻給了他最崇拜的,也是黑人球員的土倫。結果腿部受傷的土倫跑出了季軍,獲得了奧運會參賽資格。1932年第10屆奧運會上,土倫分別以10秒和21秒的成績奪得100米和200米比賽冠軍。後來,土倫每次提到歐文斯讓跑道,都激動地說:“這就是歐文斯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