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韭菜和韭黃是同壹種植物。韭菜生長在露天,葉子是綠色的。韭菜生長在遮蔭條件下,葉子是黃色的。大蔥埋在土裏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來的部分是綠色的。相關科學研究證實,黃白葉片中沒有葉綠素。
二、1,溫度:韭菜是壹種耐寒蔬菜,對溫度適應範圍廣,不耐高溫。韭菜的最低發芽溫度為2-3℃,最適發芽溫度為15-20℃,最適生長溫度為18-24℃。在露地,當溫度超過24℃時,生長緩慢,當溫度超過35℃時,葉片容易枯萎腐爛。在高溫、強光、幹旱等條件下,葉片中的纖維素增多,質地粗糙堅硬,品質較差,甚至不能食用。在保護地條件下,高溫、高濕、弱光條件下韭菜葉片纖維素沒有明顯增加,品質沒有明顯下降。
韭菜的鱗莖和根具有很強的耐寒性,進入休眠期的韭菜的鱗莖和根能承受-40度的低溫。但收獲的韭菜因為營養流失,不耐寒。這就要求受保護的韭菜在冬末春初割後要覆蓋保溫,防止凍死,保護材料不能過早去除,否則弱小的韭菜很容易凍死,嚴重時會毀了整個田地。所以在生產中有必要這樣做。
2、光照:韭菜是耐陰蔬菜,屬於長日照植物。耐弱光,光照強度適中,光照時間長,使葉片深綠色,肥壯,長勢強,凈光合速率高,貯藏營養豐富,產量高,品質好。生產韭黃時要特別註意調節光照強度,完全遮光,使莖變白,葉片黃白色,葉片在暗光下呈現美麗的淡黃色。在生產中,常采用土壤栽培等方法來覆蓋黃色。
3.水分:韭菜喜溫,怕澇耐旱,適宜80-95%的土壤濕度和較低的60-70%的空氣濕度。韭菜在發芽、出苗和苗期非常怕幹旱,所以必須保持土壤濕潤,含水量不能低於80%。缺水的話,發芽率低,幼苗容易旱死。對於春季停止采收的韭菜,要控水,及時鋤土,施土雜肥,使其緩慢生長,充實莖葉,壯根。如果澆水不加控制,莖葉會增多,細嫩多汁,容易倒伏腐爛。
夏季高溫多雨,韭菜葉片密度基本,通風透光差,高溫高濕易誘發多種病害,導致爛根爛葉,要註意防潮排水。秋天是韭菜長勢旺盛的最佳時節,因為秋高氣爽,陽光明媚。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促進植物健康生長,為冬春高產打下堅實的營養基礎。
4.土壤和肥料:韭菜對土壤類型有廣泛的適應性。它們在耕層深、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優質土壤和粘質土壤中生長最好。沙土易失肥幹旱,韭菜長勢弱,土壤粘稠,易幹裂,透氣性差,夏季易爛根。韭菜具有很強的耐肥性,尤其是耐受有機肥的能力。韭菜主要吸收氮肥,輔以磷、鉀等微量元素肥料。韭菜移栽時要再施基肥,否則基肥不足,種植後很難補充。最好使用土壤混合肥料和有機肥作為基肥。施用化肥時,氮、磷、鉀要配合施用,比例為1: 0.83: 0.91。同時應酌情施用鋅、鐵、硼等微量元素肥料。追肥以氮肥為主,鉀肥為輔。秋季,韭菜枝繁葉茂,營養回流積累後,適宜追肥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