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坑村位於浙江省靜寧縣西南部。它是以這個坑命名的,屬於吳彤鄉。距靜寧縣城30公裏,與鄉鎮所在地吳彤村僅壹河之隔,由吳彤大橋相連。村民沿梧桐坑河流域相對分散居住,村前碧水,村後青山,青松滴翠,兩岸風光秀麗,沿河綠樹成蔭。該村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轄雞尾、大頭、田常、八條松、金廠崗、褚後、阪安、錢俶、苗偉、車前、山崗頭6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7個村民小組,75戶,315人,其中畬族25人。耕地面積180畝,林地面積7467畝。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00元。村委會班子健全,工作能力強。近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兩委幹部的積極努力下,在鄉農技綜合推廣站的業務指導下,明確由農民信箱聯絡員陳冠成同誌負責指導示範村工作,梧桐坑村積極推廣農民信箱應用,讓農業科技信息走進千家萬戶, 為發展壹村壹品奠定基礎,如食用菌、農業特色幹果等,擴大規模優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梧桐坑村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候17.5—12.8℃,平均降雨量1161毫米。該村土地資源和氣候資源豐富,有利於綜合利用各種資源進行開發建設,有利於該村經濟向多產業方向發展,發展潛力廣闊。積極鼓勵農民發展仿野生袋木耳生產,發展大田栽培藥材苗圃。2008年全村種植平菇1.5萬袋,黑木耳32萬袋,食用菌單筆收入1.65萬元。同時,與景寧黑金山專業合作社聯合投資90萬元,在山崗頭建設40畝仿野生黑木耳袋生產示範基地,同時利用公路兩側數十畝水澆地和向陽農田,發展生態觀光農民,增加農民收入。梧桐坑村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氣候宜人,屋前溪水清澈見底,屋旁四季花果飄香,村民生活淳樸,人文景觀、山水文化、森林植被和水資源豐富,峽谷幽深。這是人們旅遊、休閑和度暑假的好地方。該村農民的房子很獨特,大部分屬於四合院結構。此外,該村自然生態環境良好,被譽為“梧桐坑峽谷”,非常適合“農家樂”旅遊度假項目。村裏還有藥膳好的獨家配方,每個吃過的人都驚嘆不已,嘆為觀止。要依托梧桐坑合理規劃、適度發展的生態農業,積極發展生態旅遊,發展農家樂。加快生態農業旅遊產品開發。同時,加強生態保護的宣傳教育,普及生態旅遊知識,提高生態環境意識,倡導文明旅遊。2005年,梧桐坑村註冊投標庭院旅遊度假項目。截至目前,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已有3家農家樂。2007年“三月三”期間,縣電視臺還在專題片《魅力畬鄉》中做了專題報道。2008年7月,在縣農辦的幫助下,設計了《畬鄉神秘長壽村,避暑養生好去處》宣傳冊,並參加了省“農家樂”推介會,反響良好。基於梧桐坑村目前的基本情況和條件,通過加強村內生產生活用地的合理布局,加強村內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的規劃建設,梧桐坑羌塘加固和河道整治工程已列入省羌塘工程計劃。堤身回填後可新增建設用地75.2畝,提高集鎮環境容量。按照20年壹遇的防洪標準,建設項目投資約為780萬元。2008年,梧桐坑生態移民小區經縣政府批準建設,規劃總用地面積2.4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安置人口800人,預計投資654.38+0824.58萬元。今年,梧桐坑村緊緊抓住危房改造機遇,合並自然村和中心村,建設生態移民社區,建成27棟房屋,安置村民105余人。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成,促進了該村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的協調發展。結合村莊整治的全面實施,基礎設施功能不斷完善,農民生活不斷改善,農村水汙染得到有效控制,廢棄物得到有效處理,形成了農村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到98%,房屋逐步有序,村道平整幹凈。推廣生態農業技術,科學施用化肥,合理使用藥物,大力推廣農產品生態生產技術,有效改善農業和農村生態環境;以環保沼氣建設為抓手,開展村源汙染整治;加強森林保護,增加存量;保護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護和安全供應。抓好文明村、文明家庭、文化示範戶創建活動,加強對“十星級文明家庭”測評活動的管理和指導,確保測評覆蓋率達到95%以上、基本完成率達到50%以上,以“雙創”“雙建”為重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完善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切實加強農村思想道德文化陣地建設。積極落實有關計劃生育的法律法規,嚴禁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移風易俗的關鍵是改革不良殯葬習慣,大力推廣“生態”公墓,綠色殯葬率100%。
梧桐坑村緊鄰大軍奢香之窗景區、雲中大吉景區、靜寧金仙寺、施思寺、七目山等旅遊景點。有靜寧惠茗茶、靜寧食用菌、畬鄉布鞋、靜寧厚樸、安仁魚頭豆腐等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