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羅定的“皺魚腐”起源於元代大德年間,至清代乾隆年間逐漸成熟,暢銷於市,在南粵享有盛譽。經過700多年的不斷嘗試和創新,“脆皮魚腐”已成為具有羅定地方特色的名菜。羅定屬於丘陵盆地,自古山塘眾多,盛產鰣魚。報道稱,清朝乾隆年間,羅定人會用鰣魚做魚凝乳,這通常是宴席的最後壹道主菜。這條鰣魚每條重約65438±050克。鰣魚太大,肉就會厚,“皺腐魚”就不會嫩滑。如果鰣魚太小,肉質松散,“皺皮魚腐”味略淡,沒有魚腥味。可麗餅魚腐之所以質量好,味道鮮美,是選用龍江河流域水源地飼養的新鮮鰣魚,將肉去骨,去皮,洗凈,剁成肉末,用面粉,鹽等調味。,正向或反向同向攪拌形成魚膠,然後捏在掌心,從虎口中擠出形成對稱的顆粒,再用勺子從油鍋中撈出。因薄如蟬翼,透如薄紗,故有“皺魚腐”之譽。
羅定皺紗魚油炸後即可食用。新鮮的炸魚酥香,煉乳風味獨特。用來炒菜,煲湯,做菜,久而不爛,入口順滑香甜。紅燒,口中四溢,回味無窮。
因為羅定縐魚腐形似球,有圓滾滾的意思,“魚腐”的發音與“越來越富”諧音。產品顏色為外淺黃色,內銀白色,是招財致富的象征。因此,人們在舉行結婚、婚禮、入宅、祝壽等喜慶活動時,往往將其視為宴席的必備壓軸之作,以祈求闔家團圓、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