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戴龍筆下人物的生活

戴龍筆下人物的生活

1949戴龍出生在香港九龍潮洲的壹個普寧族工人家庭。他父親靠拉人力車為生,家裏只有壹間30平米的窩棚。壹家八口人擠在壹起,床是上下鋪,轉身都要磕碰。戴龍那時吃不到任何高級和細致的東西。壹個月有好幾次,父親帶著家人去吃潮州大排檔,有普寧豆幹、蠔油、魚飯、清水牛肉豆瓣醬火鍋。最好吃的是肥腩,然後壹碗湯就喝完了。在潛移默化中,潮汕飲食擅長烹制海鮮,重湯輕油,崇尚清淡,註重養生,不知不覺中成為日後戴龍烹飪理念的基礎。

1973年,22歲的戴龍頂替師傅,前往印尼萬隆五星級酒店擔任廚師長。當時他的月薪已經是幾千港幣了。然而,他並沒有自滿。他覺得這個行當可以成為生活的衣食來源,但他想在這個行業出人頭地。20世紀80年代,戴龍在多家五星級酒店擔任主廚。他已經出名了,他的視野和野心自然也擴展到了廚房食品案之外。那時候廚師的地位還很低,被人嗤之以鼻為廚房佬。

從65438年到0992年,戴龍成為李剛酒店的廚師長,餐廳裏有很多名人,比如李嘉誠、何鴻燊、劉德華、成龍、周星馳。有心計的戴龍把每壹位特殊客人的飲食禁忌和喜好壹壹記下,力求每壹餐都迎合。每次去找李嘉誠,他的秘書都會提前問他,告訴老人他有痛風。海鮮,尤其是貝類,壹定不能端上餐桌。橄欖油壹定要用,牛肉和鹹火腿不能用。戴龍還發現李嘉誠喜歡吃傳統潮汕菜,為他做了清蒸蘇梅、鹹檸檬燉鴨等菜肴,總是讓李嘉誠贊不絕口。

1997年中期,為了宣傳電影《美食》,戴龍在宣傳之旅中特意推出了壹桌美食宴,用的最珍貴的食材就是螃蟹。戴龍沒有選擇昂貴的蘇眉或星斑,而是另辟蹊徑,選擇了大排檔裏常用來煮醬油的“黃毛魚”。

65438-0997,戴龍到深圳觀瀾湖高爾夫球會擔任行政總廚。他喜歡揣測食物的原理,而以飲食上的“方法論”自居的孟星(外號“卡弗”)在香港認識後立刻壹拍即合。吃了不少之後,對牛肉情有獨鐘的刁先生以500萬元的天價買下了“美食牛腩”的配方,作為自己餐廳的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