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戰役是5438年6月至0940年6月,為了保衛蘇中抗日根據地,對國民黨頑固派進行的壹次反攻戰役。
1940年,陳毅領導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以7000人的兵力,殲滅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領導的1.1萬余政府軍。第89軍軍長在踩踏中溺水身亡,第33師師長孫啟仁、第88旅旅長苗被俘,第6旅旅長翁達自殺被俘。
黃橋戰役的勝利,把中國抗戰最進步、最堅決、革命最徹底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集合在壹起,使他們有了更好的合作和發展。扭轉了局部敵我力量對比,穩定了蘇北抗日根據地,為黨中央提出的“鞏固南下、東進東進”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開辟了華中抗日戰爭的新局面。
擴展數據:
抗日統壹戰線戰略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黃橋戰役的勝利是軍事和政治的雙重勝利,是貫徹黨中央抗日統壹戰線戰略方針的光輝典範。毛澤東說:“抗日戰爭勝利的基本條件是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擴大和鞏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采取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反對頑固勢力的策略,這是不可分割的三個環節。”
陳毅、粟裕等人結合蘇北實際,創造性地開展了統戰工作。他們在大力發展進步勢力的同時,不僅圓滿完成了、李長江、陳太雲等地方實力派的工作,而且在我與韓橋決戰中保持了中立,解除了我的後顧之憂。
而且成功地爭取了以韓俊和朱為代表的上層民主人士,團結了廣大群眾,在政治上最大限度地孤立了韓頑,為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黃橋戰役勝利後,中央特批陳毅、蘇北統戰工作經驗向全軍推廣。
中國* * *生產黨新聞網-黃橋戰役:打開華中抗戰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