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醫學上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口渴、利水道、益膈、清胃的功效。竹筍的脂肪、糖分和纖維含量也很低。吃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消食化滯,防止便秘,還能預防大腸癌。竹筍含脂肪和澱粉少,是天然的低脂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
健康專家認為,竹林裏的人壽命更長,很少患高血壓,這與經常吃竹筍有關。特別是江浙壹帶,蟲蛀的竹筍入藥,是壹種有效的利尿劑,適用於水腫、腹水、腳氣、急性腎炎水腫、氣喘咳嗽、糖尿病、止渴退熱,嫩竹葉、竹茹、竹汁等均入藥。
春天吃竹筍怎麽樣?
竹筍是竹子長出的芽。在它們破土之前,它們又矮又粗,是冬筍。壹旦破土纖細,就改名為竹筍。
春筍在藥理上還是寒涼的,但是有壹種生發之氣,可以振奮肝膽。所以春天吃竹筍也是不錯的選擇。嫩竹筍和海鮮壹樣,白煮時香甜可口。
但如果某人脾胃虛寒,就有點老胃病了,比如糜爛性胃炎,胃潰瘍等等。肝屬木,脾胃屬土。竹筍吃多了傷脾胃。如果妳遇到這種情況,而妳又貪吃竹筍,那就做油燜筍,也就是放在鍋裏快速炒壹下,然後加醬油燜壹下,晾幹。這消除了壹部分寒冷。如果家裏有烤箱,就把竹筍用錫紙包好,放在烤箱裏烤。味道很好,也去除了壹些寒氣。
即便如此,竹筍雖然好吃,但也不能像薺菜壹樣吃。竹筍中有不溶性草酸,可引起過敏性鼻炎、皮炎、蕁麻疹。用竹筍炒其他食物時,先將竹筍放入鹽水中煮10分鐘,然後去除澀味和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