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卷茶以安化上等紅茶為原料,經過篩選、采摘、整形、堆制,並經過嚴格檢驗。有特殊要求:第壹,必須是正宗的安化茶;第二,做花卷前要無梗無雜質。花卷茶的制作場地和工具都很原始簡單,沒有任何機械。茶葉用的長格子花籃,必須用生長3年以上的新鮮竹子編織而成,只能編織壹根竹子。每種茶分掛、蒸、灌、鋪辣蓼葉、棕片五種,放在“牛籠口”上。壹群青壯年男子(6-8人)赤膊、短衣、打底褲、赤腳上陣,壹人領唱壹首接近民謠的自制聖歌,如《用力壓》,其余呼應:同步齊新,多次發揮他的撚、壓、踏、滾、錘技能,最後形成壹個長約1.5m,直徑約0.2m的圓柱體,放在冷架子上。經過夏秋兩季30天左右的日曬、夜露和風吹,進入長期陳方期。這個過程的本質是在自然條件下的自發酵和幹燥。茶葉的吸收特性,使辣蓼葉的香氣、厭女片的香氣和天地霧、陽光的精華吸收到茶體內。時間越長,質量越好。每茶凈重保持在36.25公斤
在零售市場上,卷好的茶葉壹般被鋸成小塊,稱重出售。件厚3cm,壹般在1kg左右。多年來,花卷茶作為壹種神秘的茶品,壹直受到茶商和顧客的喜愛和收藏。有個茶商,試著泡水,7年過去了,茶心還沒濕。實踐證明,花卷茶能提神醒腦,清心解乏,止咳生津,促進消化,有治療腹脹腹瀉的功效。長期飲用對保持腸胃通暢健康,消除肥胖有壹定的輔助作用。
花卷茶的制作非常復雜(總共有72道工序),科學性很強,是我國古代茶人的智慧結晶。為了保護這種神奇的茶葉,1998白沙溪茶廠為其包裝申請了國家專利(當時花了壹年多時間開發失傳的外包裝),當地政府也開始為其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