稭的讀音是:jiē。
詳細釋義:
形聲。從禾,皆聲;農作物的莖稈;如:麥稭。谷物脫粒後的莖稈?。如:稭子;稭稈;稭席。
稭的組詞:
稭稈: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他其他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獲籽實後的剩余部分。
豆稭灰:豆稭燒成的灰,呈白色。常喻欲雪的天色或雪。
秫稭稈:農作物的莖稈。
稭莞:謂用禾稈編成的席子。
豆稭:豆類植物的莖稈。
稭的出處:
《正韻》:訖黠切,音戛。禾稾。本作稭。
《書·禹貢》:三百裏納稭服。
《蔡註》:刈禾半稾曰秷。半稾去皮曰稭。
《集韻》:激質切,音吉。稭鞠,鳴鳩也。
稭的例句:
1、記得小時候去外公家,自己最喜歡爬到門前的稭稈垛子上窩著,那柔軟中夾雜著稍許硬紮紮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
2、本文分析了山東省昌邑市玉米稭稈還田機械化技術推而不廣的原因,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應對措施。
3、可見,拖後玉米的收割時間不利於玉米稭稈的利用,而通過加工方法去掉玉米稭外皮對提高玉米稭的可消化養分的含量有壹定的幫助。
4、晚熟的棒子,齊刷刷地站成幾塊兒方陣。壹人來高的稭稈上,壹邊壹個掛著兩個大棒子,紅紅的棒子胡驕傲地向上翹著。微風過處,湛清碧綠的棒子葉瑟瑟抖動,發出沙沙的響聲,似乎在說:我長大了!我長大了!
5、在農業領域,加快制修訂農業機械、漁船和種植制度等農業生產領域高產節能,省柴節煤竈炕等農村生活節能,以及農作物稭稈能源化高效利用等相關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