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運動員陳靜的近況如何?
2013雅居樂地產大戰前兩個小時,陳靜還在忙著和《乒乓世界》[微博]主編Eve討論比賽的準備工作。三年來,陳靜壹直是這場運動的幕後策劃者。\ x0d \ x0d \在檢查比賽的壹些細節時,陳靜轉頭看著他的大兒子楊洋,他正睡在床上,楊洋在睡夢中咳嗽。陳靜迅速站起來,拿起剛剛兌好溫水的瓶子,拍拍楊洋的背讓他喝。前年,在沈陽,陳靜抱著小兒子,抱著大兒子,在球隊和贊助商的各種活動中奔跑。但無論多忙,她都親自參與兩個孩子的教育和照顧。\ x0d \ x0d \ 25年前獲得乒乓球[微博]奧運會首金的陳靜,現在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華南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乒乓球男隊北京和倫敦的心理咨詢師,成功的商人。在2013乒超聯賽啟動儀式上,“廣東陳靜俱樂部”進入乒超聯賽,讓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陳靜。\ x0d \ x0d \壹周決定接手乒超隊\ x0d \ x0d \陳靜說,從有辦乒超俱樂部的想法到買下成功的河北男隊,她只用了壹周時間,其中有兩天時間是在研究新的俱樂部註冊系統。“如果我買了壹支球隊,但最後沒能在中國乒乓球協會註冊,買球隊的錢就沒人能退了。”雖然決定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的,但接下來的每壹步都是陳靜深思熟慮的。\ x0d \ x0d \在乒超聯賽中,霸州海潤隊是隸屬於河北省的壹支球隊。因為不能有同壹省市的兩支球隊參加中超聯賽,今年成功中超的河北男隊不得不掛牌轉賣,陳靜俱樂部壹次性買斷了河北男隊,打起了乒乓球。\ x0d \ x0d \ 2012乒超聯賽改革了勞動關系,俱樂部和球員簽約都是自願的。於是,俱樂部無需承擔河北隊原有球員的編制問題,重新引進了馬特、劉等國乒壹隊的小將,又招募了德國球星奧恰洛夫[微博]。\ x0d \ x0d \乒超第壹個賽季舉步維艱\ x0d \ x0d \陳靜給記者算了壹筆賬,不算買河北隊的費用,光是維持俱樂部乒超賽事的正常運轉,他壹個賽季至少要投入500萬人民幣。\ x0d \ x0d \自認為不是商人的陳說,經營俱樂部後,發現接觸到的人都是商人。“提到的都是壹個字,錢!”\x0d\\x0d\在陳靜的期待中,應該會有很多地方爭奪這樣壹個有趣遊戲的冠名和舉辦權,但實際情況卻超出了她的想象。本來,陳靜想把俱樂部的主場放在廣州,方便廣東球迷看球。“要開場館空調,要多少錢,開幾盞燈要多少錢……”球場經理的“千千錢”讓陳靜暈頭轉向,壹場乒超比賽租用場地兩天的費用高達1.5萬,這是她根本無法承受的。\x0d\\x0d\最後,俱樂部的主會場在惠州和佛山,節省了壹些場地費用。即便如此,壹場比賽的成本,包括隊員的工資,也就20萬左右。至少在這個賽季,陳靜不會得到任何真正的金錢回報。\ x0d \ x0d \沒有企業贊助,這是陳靜俱樂部最大的劣勢。“每個企業都有預算。今年的宣傳推廣費用通常是去年計劃的。三個月前決定做乒乓球超級俱樂部。這個時候找贊助太難了。”陳靜說。其實在俱樂部成立之初,就有壹家吉林企業想給俱樂部冠名,雙方條件都談好了。陳靜甚至連夜趕到吉林簽署合同。然而,在簽合同的最後壹刻,公司說合同中有些細節需要修改,所以陳靜必須先回廣州。當陳靜在廣州準備季前賽新聞發布會時,該公司突然退出了。並且認為與該企業的合作可以成功,陳靜也推掉了朋友介紹的、有意冠名的公司。\ x0d \ x0d \用陳靜自己的話說,贊助就是這樣。這樣的情況也讓陳靜團隊的工作人員對俱樂部的未來感到消極。“靜姐,妳覺得這幾百萬的贊助費不重要嗎?這錢對妳來說很小?”陳靜的助手曾經問過她。“這筆錢對我來說很重要,但事已至此,哭也沒用。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走下去。就算失敗了,我也要搞清楚自己輸在哪裏。”\ x0d \ x0d \這是陳靜的性格,她從打球開始就這樣了。1988首爾奧運會前,她交給教練壹張紙條“為什麽不用年輕球員”,隨後年僅20歲的陳靜有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1990年,她毅然在巔峰退役,壹邊打球壹邊去臺北學習企業管理。當時,她的所有決定都被視為“瘋狂”的行動,但它們成就了今天的陳靜。\ x0d \ x0d \不是壹個合格的商人\ x0d \ x0d \ "如果我是壹個純粹的商人,我就不會涉足乒乓球。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贊助,(乒超俱樂部)也是我個人的投資。”\ x0d \ x0d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陳靜談到經營乒超俱樂部的初衷時笑著說。在這個階段,如果俱樂部想在經濟上看到真金白銀的回報,那是不太可能的。在短期內看不到經濟效益的背景下,陳靜為什麽要投資乒乓球?\x0d\\x0d\ "我的公司在這之前壹直在做體育賽事的推廣,體育行業的這部分很吸引我。如果我想更進壹步,我應該投身於職業聯賽。雖然現在的乒超聯賽還沒有完全市場化,但我看好這個市場,走企業化管理是未來乒超聯賽的必然之路。”陳靜說。\ x0d \ x0d \ 2003年,成立了陳靜自己的乒乓球健身俱樂部,總部設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後來入駐高檔社區和幼兒園。至於體育賽事的推廣,在2001臺北,陳靜開始了“四皇後”的挑戰。悉尼奧運會女單前四名決賽選手王楠、李菊、景和以表演賽的形式上演,其吸引的目光不亞於今天的明星跳水秀。而近三年的乒乓球“直橫戰”也是由陳靜贊助,他負責該項賽事的推廣。有了這個基礎,陳靜想把自己的體育產業做大做強,依托自己熟悉的乒乓球領域和乒超平臺,確實是壹條路。\ x0d \ x0d \ "說實話,我對乒乓球還是有些激情的,還有壹個原因就是我壹直有壹顆嘗試不同領域的心。我不想等到老了再回想自己的所作所為,才獲得第壹枚奧運乒乓球金牌。得了吧,那是哪壹年?”陳靜瀟灑地說道。\x0d\\x0d\ "妳經營壹家乒超俱樂部的底線是多長時間?”\ x0d \ \ x0d \ "三年內,不管這個俱樂部成功與否,我都會逐漸淡出,交給專業的團隊。陪伴孩子的成長是我希望做的事情。在老板的身份之前,我是壹個母親。”說到這裏,陳靜回頭看了看睡得正香的楊洋。這時,陳靜又成了壹位慈愛的母親。這就是我對陳靜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