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宋·龔景。寧靜的心靈和寬松的身體是太極拳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練習放松的基本方法是“冥想”。坐在適當高度的座位上,雙腳放平,盡可能放下束縛身體的東西,保持頭部挺直,衣領微微向上,坐直,坐直,雙手平放在膝蓋上,全身放松。眼睛微閉,身體下垂,嘴唇輕閉,牙齒輕扣,舌頭卷起,耳朵傾聽,身體各個部位都調整到最舒適的狀態。這叫“轉身”。
然後把心收回來,什麽都不要想,盡量讓大腦放松。如果妳忍不住想起壹件事,妳會立刻放棄它。時間長了,妳的雜念會越來越少,妳會完全“安靜”下來。這就是“調整心態”。同時調整呼吸,深、長、細,不斷進出。
吸氣時,收腹提肛;呼氣時落入小腹,稱為“氣沈之腹”,即“調息”。簡而言之,做到“淡定、輕松、正氣、淡定”這幾個字。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好,逐漸形成習慣。有了這種功夫,打架的時候就可以完全放松了。另外也可以用站姿和臥姿,要領和坐姿壹樣。
樁工作
第二,樁功。又稱“站樁”,即雙腿站立練習。拳擊諺語說“壹站不如壹練”。最基本的站樁就是“馬步樁”,也叫“無桿樁”。即兩腿分開,略寬於肩,腳尖向前,下蹲呈站姿。腿的彎曲程度可大可小,就是看身體狀況。角度越小,身體越低,難度越大,技巧越大。
剛開始練的時候可以用開銷,隨著技巧的增加,會逐漸減少。但高度不能直立,必須保持壹定角度;大腿下部不應低於水平面。頭部挺直,身體挺直,膝蓋不超過腳趾。肩膀垂下,手肘垂下,胸部微掩,腰松臀落,收腹臀合,就像坐在凳子上壹樣。雙臂抱胸就像抱著壹棵大樹。其他要領與靜功相同。
做好“三調”然後站好。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站立壹定時間後,會出現各種生理反應,如雙腿發脹、酸痛,甚至顫抖、雙手麻木、身體發脹、出水、腸鳴、排氣等。這些都是正常現象,說明外靜內動,血液流動和代謝加快,胃腸蠕動增強。練久了會覺得很舒服,停不下來。
也可以站在虛擬樁上,前腳掌或腳著地,後腿支撐,力量分配大概是前三後七。妳也可以獨自站立。
上面是固定樁,是靜態的;還有活樁,也就是動樁。經常做的樁有兩種:“擡樁”和“開合樁”。“舉樁”就像套路裏的“舉式”。雙手向上擡起,如將重物舉至肩高,雙手轉壓,同時彎曲雙腿,再慢慢擡起,重復。高度可以由高到低,完成深蹲。盡可能慢地移動。“開合樁”是站姿,雙手掌心相對,放在胸前。打開時,雙手向外,分開與肩同寬;關門時雙手向內合攏,臉的寬度壹致,雙手互相吸引。雙手開合時,整個身體也像氣球壹樣開合。樁功的形式可能有很多種,套路的慢練會起到壹定的“樁功”作用。
柔宮
第三,軟工。柔韌性是通過旋轉、纏繞、牽拉等身體動作來揉捏全身的骨骼和肌肉,充分拉伸肌肉,舒展肌肉,拔出骨骼,從而增強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防止骨骼僵硬和肌肉萎縮。軟操壹般在拳擊前進行,是拳擊前的準備,所以也叫“熱身操”。
練柔術的方法很多,也有個人習慣,比如“八段錦”、健美操、瑜伽、健美操。基本上,妳可以從上到下做以下動作:
首先,頭部、頸部和上肢的運動。以頸部為主,同時鍛煉上肢,保持頸肩肘關節轉動靈活,血管通暢。具體方法如下:
1,搖頭轉臂:左右搖頭,再轉臂。血壓高或頭暈時要小心。
2.轉動探頭的手臂:頭部由後向前轉動,或向左右傾斜,結合手臂向前或左右轉動。
3.轉頭轉臂:左右轉頭再轉180度。妳可以在後面找個馬克筆,從左往右轉頭就能看到;或者右轉看左腳跟,左轉看右腳跟。同時手臂上下旋轉,壹只手握住,另壹只手按壓,使脊柱伸直。這正符合了《八面經》中“五株七傷回首”、“調理脾胃舉手”的說法。
第二,腰、臀、腹、背運動。腰臀是身體的中心,練太極拳以腰為主。所有的動作都應該由腰部驅動。主要方法有:
1,擺腰:雙腳分開,手臂前後擺動。盡量觸地,後仰,後仰。搖幾次後“搖背”,然後“控背”,停下來堅持壹會兒。
2、轉腰:轉動左右手臂轉腰。試著把腳往下摸,盡量往後靠,畫壹個圈;也可以把雙手向前伸,變成扁圓形,就像《八段錦》裏的“搖頭擺尾去心口”。
3、下腰:雙腳並攏,雙手向上,然後下壓,盡量接觸腳或地面。反復按壓,逐漸降低,稱為“振腰”。然後,雙手握住腳跟壹會兒,對於“控腰”講“爬腳,雙手強腎強腰”,也就是“八段錦”。也可以壹邊拍腿壹邊揉腿。
4、拉腰:即上下拉動脊柱。雙手先向前握,然後轉向上方,再擡起腳跟,盡量拉長脊柱;停頓片刻,腳跟落地,輕輕壹抖,兩臂從兩邊落下。《八段錦》中提到“兩手握三焦”,“事事不順心”。
以上腰部練習,雙腿要伸直,不要彎曲。
第三,部分腿腳鍛煉。太極拳壹直特別註重練腿功。主要的訓練方法有:
1,腿屈。跪蹲不斷,由高到低,逐漸加深,最後完全蹲下,雙手抱膝片刻。蹲的時候不要把腳後跟留在地上。不要轉膝蓋,會傷膝蓋的。
2.壓腿。壓腿分高壓、低壓、正壓、側壓。高壓是把腳擡起來,放在物體上;低壓就是壹條腿蹲壹條腿伸,比如“lunging”。正壓對腿是正的,側壓對腿是側的。保持不動就是“腿控”。也可以壹只腳跟著地,手肘彎曲,將手肘甚至嘴巴貼近腳趾,稱為“吻靴”。也可以把腳跟貼近墻壁,腳尖向上,腰臀向前,主要發力的是小腿和腳踝。
3.踢,拍和擺動腳。踢腿是雙手支撐,腳尖在勾上向後踢。拍腳是腳面伸直,向前向上踢,同時手臂彎曲轉動,手掌拍在腳面上。擺腳是腳由內向外擺動壹個半圓,雙手攤開擊打腳外側,這是“外擺”;由外向內揮拍,擊中腳心就是“內擺”。單手打是“單擺”,雙手打是“雙擺”。
還有很多其他的柔軟練習。以上是大家經常做的壹些基本做法。做上述軟操時要註意以下幾點:第壹,可以自己掌握每個動作的次數,但壹定要達到壹定的量,比如每個動作做十次。第二,也要心平氣和,放松,正直,冷靜。緩慢、全面、和諧、自然地移動;不要太快,也不要太用力。第三,動作幅度要從小到大,盡可能拉伸。畫壹個又大又圓的圓。第四,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逐步提高;不要強求,不要過度,以免造成傷害。
最後再次強調,基本功是拳擊練習中的必修課,也是經常課,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練習者(實際拳法無止境),都必須每天練,經常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