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山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喀喇昆侖山北麓。東與和田縣、墨玉縣接壤,西與葉城縣接壤,南與克什米爾實際控制區印巴接壤,北與買買提縣、巴楚縣接壤。是壹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有漢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等12個民族的邊境縣,邊境線54.5公裏,距離首都烏魯木齊1800公裏。
?皮山縣歷史悠久。建立於光緒二十八年,以壹個古國命名。維族人稱皮山縣為“古馬”(維吾爾語音譯),其含義尚不確定。有“茅屋”、“籠子”、“可疑之處”等幾種說法。《西域記》釋義:“令人生疑。當初當地人變成穆斯林後,有人逃亡,所以以他們命名。”
皮山是西漢時期的古稱。新疆地圖集註釋:漢,皮山國土。大約三個世紀以前,皮山國是塔裏木盆地沿線的三十六個西域之壹。東漢時被於闐國吞並,後重建。三國時是郫學國,北魏時是蒲山國。
皮山縣雖然是壹個地處祖國西北邊陲的偏僻小鎮,但經濟落後。然而,就是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卻有著獨特的地方特產和高品質,是家裏走親訪友的寶貝。主要特產有昆侖雪菊、甜石榴、山藥等。
?雪菊是維吾爾族傳統的天然保健植物,維吾爾語稱之為“古力查恩”。“古力茶音”已經在喀喇昆侖山盛開了千年。她在冰峰絕壁中傲然抗霜,吸取天地靈氣。花朵呈耀眼的金黃色,中間有褐色的花蕾,枝條高約35厘米。每根樹枝上都開著雪中百花,就像壹個隱居深山的少女,不問世事。壹次偶然的機會,醫學博士帶她走出了喀喇昆侖山。從此,“古力茶隱”有了壹個名字——昆侖雪菊。因皮山縣克日陽鄉出產的雪菊品質最佳,故又稱克日陽雪菊。雪蓮雖然不屬於茶,但卻可以像茶壹樣喝,其神奇的色澤和香味可以與多種珍貴的茶葉相媲美,幾乎可以讓愛茶的人著迷。幾朵菊花放入水中,在杯中綻放,湯色漸濃,宛如壹幅動態水彩畫。聞起來是甜的,入口是甜的,回味是甜的,唇齒留香。尤其是“三高”患者,長期飲用對改善癥狀有顯著作用。
甜石榴是皮山縣的另壹個優勢特產,主要產於該縣皮阿勒斯的馬鄉。Piales馬田石榴因其果大、皮薄、粒大、汁多、色澤鮮艷、核軟、味甜、品質好,被譽為“籽如珍珠般透明、汁如蜜”。它不僅色、香、味俱佳,還含有壹定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是最好的石榴,深受人們的青睞。由於皮亞雷斯馬巷獨特的水、土、光、熱資源,石榴皮薄、個頭大、含糖量高、口感好,日益享有盛譽。2005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石榴之鄉”,2007年被命名為“新疆名牌產品”。在國內農產品貿易展覽會上多次獲獎。
桑珠巖畫,位於皮山縣桑珠鎮,是以晉代高僧法顯赴印度取經為題材的巖畫。長3米多,高1.3米。屏幕上有各種各樣的人像:有人彎弓射箭,有人走在馬後面,有人騎馬;有動物形象,多是頭上有雙角的動物,類似大角羊。圖的左上方有類似文字的符號,是用硬物敲擊巖石雕刻而成的。巖畫附近和山谷中沒有發現古代遺跡,民間也沒有傳說。總的來說,它們是原始氏族社會的作品,可能反映了古代畜牧狩獵的生活。
看完桑珠巖畫,還可以去桑珠核桃園看看。沒有人知道這些核桃樹已經生長了多少年。桑珠核桃園的核桃樹雖然沒有和田核桃王名氣大,但絕對不比和田核桃王差,甚至不如和田核桃王。最大的也是最神奇的壹個。被傾倒後,樹幹上長出了九棵核桃樹,現在的大核桃樹也是折疊的樹,讓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皮山是個小縣,面積不大。最繁華的地方是大巴紮,中文意思是集市。每周日是縣城的集市日,全國各地的人都會來逛市場。資料種類比平時多,有些平時看不到,等到義賣日結束才會展示。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如果是秋後九月的巴紮日,那真的是吃貨的天堂。各個地方到處都是水果。蘋果,桃子,梨,葡萄,石榴,西瓜,香瓜等等不知名的瓜反正都好吃。當然,從大陸運來的水果也不在少數。感謝我們偉大的黨和政府,是改革開放的結果,是西部大開發帶來的便利。
巴紮有很多當地的手工藝品,有些很多年前在內陸縣城還能看到,現在已經基本消失了,但是在南疆,很多手工藝品還在延續,成為壹道獨特的風景。
如今,皮山也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盡管如此,由於基礎落後,又地處邊塞,發展還是很艱難。在此呼籲社會有識之士投資皮山促發展,利在當代,利在千秋!也歡迎妳在本文中遊覽皮山。
聲明:本文如有不妥,請及時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