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是最好的鍛煉時間。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午飯後應該小睡壹會兒。其實下午2點到4點,人體的運動能力達到頂峰。而且此時陽光充足,溫度適宜,風小,是鍛煉身體的最佳時機。午飯後最好運動1小時,否則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
以下幾種運動可以作為大家午飯後運動的參考:
練習蹲樁
行為
站立時雙腳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手掌輕貼雙腿兩側,眼睛直視前方。左腿向左邁壹步,同時雙臂擡起成擁抱狀,雙手舉過肩膀,眼睛直視前方;雙腿跪蹲約130度,保持平穩,上身保持挺直;雙手按在與肚臍相同的高度,保持半蹲姿勢15秒。當下肢感到酸痛、麻木、浮腫時,慢慢站起,自然呼吸。
功能
可以鍛煉下肢和背部的肌肉,緩解肌肉緊張。以上運動應遵循循序漸進、適度的原則,從小運動量開始,運動後心率應比運動前提高30% ~ 50%。
太極推手
行為
面對太極推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曲,形成站姿。張開雙手,分別放在兩個轉盤的同壹側,轉動轉盤。運動過程中,向右推時,腰部以下重心要向右移動,右腿弓步;向左推時,重心向左移動,左腿弓步重復。練習速度中等,壹次練習時間3 ~ 5分鐘,可以做2 ~ 4次,看自己情況而定。
功能
可以鍛煉上肢肌肉,緩解書寫引起的手臂肌肉緊張,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消化。在以上運動中,要註意動作適度均勻,切忌用力過猛,以免受傷。
赤腳行走
行為
選擇壹條幹凈平整的鵝卵石林間小路,赤腳走在鵝卵石路上。時間掌握在30分鐘為宜。
功能
通過增加足底筋膜、韌帶、穴位、神經末梢與不平道路的接觸機會,不斷刺激足底的敏感區域,將這些刺激信號傳遞到相應的心臟器官和相應的大腦皮層,可以調節身體各部位的功能,對某些疾病的治療起到輔助作用。
變速運動
行為
壹般來說,慢走速度為25 ~ 30m/min,快走速度為70 ~ 90m/min,相當於每小時5km左右,慢跑速度為每小時6 ~ 7km。壹般以勻速行走為好,但也可以根據地形和地面結構變化變速。運動時,心率應控制在110 ~ 130次/分。
功能
作為壹種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放松肌肉。
運動和喝水也是有學問的。
需要提醒的是,無論選擇什麽時候運動,喝水都是不可忽視的關鍵細節。晨練的人,每20分鐘喝點水,壹次喝120 ml為宜。下午和晚上的運動比早上更劇烈,身體消耗更多的能量和水分。需要補充200毫升的水。同時,我們也不能等到覺得渴了才喝水。這個時候,我們的身體已經缺水了。另外,運動後最好不要狂飲,要壹點壹點喝,以減輕心臟負擔。我們也可以準備壹些鹹糖水、蜂蜜水或者運動飲料,有助於恢復體力。
什麽樣的運動對妳的健康最有益?
有氧和無氧對抗,什麽樣的健身運動最好?
有氧運動:又稱有氧代謝運動,是指人體在供氧充足的情況下進行的身體運動,機體主要以耗氧氧化供能。也就是說,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量相等,達到生理平衡。其特點是運動強度低,持續時間長,能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松,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消耗體內脂肪。是健身運動的基本方法。包括快走、遊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舞、做韻律操和其他更放松的運動。
無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由於劇烈運動,運動中所需的氧氣無法滿足身體的需要。此時我們會通過無氧糖酵解體驗到能量供應不足,體內會產生過多的乳酸,導致肌肉疲勞,甚至肌肉和關節疼痛。特點是運動強度大,持續時間短,屬於激烈的競技運動,不常用於健身保健。涵蓋了跑步、舉重、投擲、跳高、跳遠、拔河、肌肉力量訓練等更激烈的運動。
選擇有氧的三個理由。
首先,有氧運動因為運動量小,是增進健康的首選。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有氧運動可以使人體吸入比平時多幾倍的氧氣,促進組織新陳代謝,使身體充滿營養,增強肌肉力量、耐力和身體免疫力。同時大肌肉群繼續做有節奏、有節奏的運動,不僅鍛煉了肌肉,還帶動人體循環系統加強運轉,可以明顯改善心臟的營養和脂質代謝,從而增強心肺功能,鍛煉心肺耐力,因此有益於健康。
其次,有氧運動時間長,有脂肪,塑造美好身材。各種有氧運動需要消耗熱量,燃燒體內脂肪。運動時間越長,燃燒的脂肪就越多,可以降低體內脂肪的百分比。同時,在運動過程中,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身體的柔韌性也得到很好的增強,最終達到了減肥塑形的目的。
最後,緩解精神壓力。有氧運動是壹種積極的情緒調節方式,通過神經系統興奮性的轉移和調節,可以緩解精神壓力,平衡精神狀態,改善睡眠。
有氧運動的四項指標
1,應在充足的環境中進行,壹般選擇地面寬闊平坦、空氣新鮮、流通、無汙染氣體的地方。最佳運動時間是早上6-7點後和下午3-4點,早上5點前和下午10點後,空氣含氧量低,不適合有氧運動。
2、堅持每周3-5次,並持續壹段時間,每次鍛煉不少於30分鐘。但要註意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強度要由低強度逐漸過渡到中等強度,持續時間要逐漸拉長,運動次數要由少到多,要看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適應能力而定。
3.運動後即刻的心率不應超過每日心率的170-180%。最好是感覺輕度氣短,感覺有點心跳,全身有點發燒,臉微紅,有點汗。如果出現明顯的心慌、氣短、發熱、頭暈、出汗、疲憊,說明運動超限。
4.運動後的不適感也是衡量運動量是否合適的壹個指標。運動後,壹般人可能會感到輕度不適、疲勞、肌肉酸痛等。,休息後很快就會消失。這是正常現象。如果癥狀明顯,感覺疲倦,肌肉疼痛,而且壹兩天都消失不了,說明中間代謝產物在細胞和血液循環中積累過多。這是無氧運動的結果,在接下來的運動中會減少。
有氧運動的註意事項
1,有氧運動前,最好提前壹小時吃點食物,甚至熱身,做壹些拉伸運動,活動關節韌帶,拉伸四肢和背部肌肉。這些都是熱身活動,然後逐漸進入中等強度運動狀態。不要急於進行劇烈運動,以免發生抽筋等意外。
2.在有氧運動中,要註意動作的緩沖和呼吸的協調,不要過度運動,讓身體得到更好的鍛煉。運動後不要急於休息。妳需要做壹些伸展運動來逐漸放松妳的身體。
3.心肌梗死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首先有效控制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病情穩定後,醫生會對病情進行評估,然後制定合適的鍛煉計劃。高血壓患者應在完全控制血壓後開始有氧運動。另外,發燒的時候不要做有氧運動。
4、註意飲食。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各種營養素的科學比例應該是: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質占20%,精制脂肪占25-30%,人體每天所需的水分在2000毫升左右。運動過程中,最好註意每15-20分鐘適當補充壹些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