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秋冬如何養生?
秋季氣候對人體的影響是65,438+0,秋季氣溫越來越低,氣壓越來越高,人體排汗減少,流向體表的血液沒有夏季那麽旺盛,但血管還有擴張的殘余潛力,所以秋季正常的脈搏是輕而弱的,微微浮動,像羽毛壹樣。2.秋季空氣幹燥,可使氣管、喉、肺等呼吸道彈性降低,易產生微小裂紋,纖毛活動減少,排出異物的功能降低;呼吸道血流量減少,從而降低吸氣功能。3、秋季容易發生疾病,如急性胰腺炎、風濕熱、哮喘、慢性腎炎、感冒等。4、秋季冷空氣活躍,可促進栓塞、中風、支氣管哮喘、心絞痛、消化不良、血友病、膽結石絞痛等疾病。5.秋季氣候容易誘發人的精神情緒波動,表現為疲勞、不愉快、不願工作、失眠、頭痛、易激動。尤其是在天氣變化前的幾個小時,更容易出現上述癥狀。秋季養生的原則是1。合理飲食,防燥護陰養陽潤肺為準則。秋高氣爽,氣候幹燥,秋天的幹燥容易傷肺。所以秋季飲食要清淡,少吃油炸的東西,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蔬菜應該是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銀耳。肉類可食用兔、鴨、鯡魚等。;多吃酸味食物,如橘子、山楂等。多喝水,多吃胡蘿蔔、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滋陰清燥的食物;盡量少吃或不吃蔥、姜、蒜、辣椒、白酒等燥熱之品,以及油炸、油膩之物。體質虛弱、脾胃虛弱的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可以以早上吃粥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多吃紅棗、蓮子、百合、枸杞等補益滋補之品,強身健體,祛病延年,但不能吃大魚大肉,瓜果不能暴飲暴食,以免傷胃。此外,還要特別註意飲食清潔,保護脾胃,多吃溫性食物,控制寒性食物和冷飲,以免引起腸炎、痢疾等疾病。秋季養生的方法秋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防涼防燥。可以從中醫所謂的“肺”說起。因為“秋三月,肺氣盛”,肺不僅氣盛,也是最脆弱的器官。使肺氣充盈,不受外邪侵襲,是秋季非藥物養生的基本方法。1.嚼鼓漱口:每天早上和睡前,像嚼口香糖壹樣做100次下頜運動。然後,閉嘴,把舌頭壓在上顎,漱口100次,讓體液充滿,慢慢咽下去。重復36次。咀嚼時,下頜肌肉會把滯留在左腦的血液拉下來,送回心臟,促進血液循環,抵禦秋寒。2、按壓含髓點:含髓點在下唇隱窩,用食指用力按壓可以感覺到口腔內的分泌物。糖尿病人想喝水就按揉10次以上,不反復喝水口渴就消失了。這種分泌物不僅可以預防秋燥,還含有腮腺激素,可以延緩衰老,使老人面色紅潤。該方法簡單實用。作為壹種長期保健,不分時間地點,隨時適用。3、秋季促進新陳代謝叩法:肺和大腸在表,由於秋燥,容易使大腸蠕動減慢,形成季節性便秘。專家介紹了壹種敲門方法。就在眼睛下面,妳的臉頰是大腸經絡貫穿的地方。只要定期刺激眼眶正下方或顴骨周圍,腸道功能就能恢復正常。方法:將食物、中指、無名指並攏,有節奏地拍打指腹。早餐後10 ~ 15分鐘是大腸最容易活動的時間。此時,幾分鐘的秋敲就能立刻產生便利感。總的規律是肺也壯了,整個精神狀態就會明顯改善。4.“Xi”壹詞是古代呼吸練習的呼氣法之壹,具有“排除肺中壹切積氣”、“排出肺中濁氣”的作用。方法是站在新鮮空氣中壹會兒,盡可能吸入新鮮空氣,停頓壹會兒,然後嘴裏發出xi音,逐漸呼出汙染空氣,重復36次。“Xi”的聲音可以清肺。對外感發熱、咳嗽、痰涎上湧、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有壹定的防治作用。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健康。秋天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在這個季節,老年人壹定要加強體育鍛煉,這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早睡早起,早上起床後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可以選擇爬山、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