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腫是中醫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提供的手術替代方案。林醫生說,患者林女士患有卵巢巧克力囊腫,已接受手術治療。最近她總是感覺小腹脹氣。在醫療中心做了超聲波和驗血後,確認巧克力囊腫復發,囊腫有7厘米。婦產科醫生建議再做壹次手術或者使用更年期藥物,但林女士很害怕,來到中醫門診治療。另壹位患者於小姐,兩年前因為巧克力囊腫做了手術。雖然她目前沒有月經痛,但也疏於隨訪。經檢查,她發現囊腫發育6 cm,血瘤CA125指數兩倍多。後來這兩位患者接受了中藥治療,經過婦科超聲檢查,囊腫已經明顯好轉,CA125指標明顯下降,無需手術。以上醫學中心的檢查確實可信。
原來卵巢巧克力囊腫是女性的常見病。是因為子宮內膜在卵巢出現異常,最後形成囊腫。婦產科會建議囊腫達到6 cm的需要手術。但是,很多人害怕手術,所以中醫療法提供了另壹種治療選擇。
掌握中醫體質類型是治療的關鍵。林醫生指出,巧克力囊腫患者的中醫體質為“血瘀型”,再根據個人情況不同,組合出“濕熱型”、“氣虛型”、“痰濕型”三種體質。換句話說,“祛瘀”的方法是治標,還是要配合治本。從根源上來說,如果有濕熱,還是要“清濕熱”;氣虛即“養氣”;痰濕即“化痰燥濕”。只有標本兼治,才能立竿見影。
上述患者林女士,經詳細脈診,舌體濕熱瘀重,屬中醫“濕熱兼血瘀”兩合體質,故開“清濕熱化瘀中藥”,包括:生大黃、梔子、龍膽草、三棱、莪術、皂角刺、香附、元胡、生桃仁、川紅花等。
另壹位患者余小姐經常感到精神疲乏,身體虛弱,脈搏微弱。她屬於中醫的兩種組合體質,即“氣虛型和血瘀型”,所以她開了“益氣化瘀中藥”,包括白術、紅棗、炙甘草、杜仲。、續斷、赤芍、川芎、蒲黃、五靈脂、木香和烏藥。在接受中醫治療後,兩名患者的病情都有很大改善。
痛經不是不可避免的癥狀。林項英博士呼籲提高警惕。雖然巧克力囊腫經常引起月經痛,但月經痛絕不是不可避免的癥狀。像上面這兩個患者,完全沒有月經痛。所以,只要有過巧克力囊腫,即使沒有經歷過月經痛,也要每年做壹次超聲波檢查;就算是正常人也要兩年做壹次。早發現早治療,中藥效果越好。
本文授權轉載自
健康新聞信息網絡媒體-健康醫學網
主題:中醫,中醫保健,婦科,巧克力囊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