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淩晨,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都處於較低的階段。休息了壹夜,不適合體育鍛煉。人體各器官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初冬人體血液粘度高,體內激素水平高。在寒冷的早晨,體育鍛煉容易影響血管收縮,增加血液阻力,導致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此外,全身協調性差,冬季清晨室外光線較弱,有時雪道濕滑,緊急情況下身體反應較慢,容易導致摔倒、骨折等事故。
冬天清晨的室外環境不適合體育鍛煉。初冬,室外溫度大多在零攝氏度以下。早上五點是“晨寒期”(冬天早晨最冷的時期之壹)。溫度最低,室內溫度往往在10攝氏度以上(北方城市有室內供暖,室內溫度會更高)。這樣,當人體從溫暖的室內運動轉移到寒冷的室外晨練時,很容易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另外,由於晚上沒有陽光,植物只呼吸氧和碳,所以日出前空氣中的氧含量最低,而二氧化碳含量較高。另外,冬天的淩晨,空氣質量差,氣壓低。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和灰塵,晚上沈降後通常懸浮在離地面兩米以內。早上除了汽車尾氣排放,還有壹氧化碳汙染。另外,冬天的清晨容易出現霧。霧滴中的灰塵、細菌、病原微生物、胺類是正常大氣水滴的幾十倍。
為了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應遵循春夏秋冬的消長規律,根據春夏秋冬的季節特點,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所以冬季運動要符合自然規律和“早睡晚起,壹定要曬太陽”的健康理念。冬季鍛煉的時間應該在日出之後。另外,不同的人也要選擇合適的運動,比如:年輕人要選擇健身、有氧舞蹈等運動;中老年人應選擇快走、慢跑、太極拳等運動。冬季運動應堅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原則,合理安排運動量。選擇合適的運動場地,盡量選擇視野開闊、軟硬適中、平整度適中的運動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