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霜是秋天的最後壹個節氣,冬天來了。即將到來的寒冬,我們應該如何養生?
霜降
二十四節氣
初霜是二十四節氣之壹。太陽到達經度210度時,為初霜節氣。初霜天氣開始變冷,初霜沒有降霜,但意味著天氣冷了,凍了就有霜,地球可能會有初霜。
初霜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古書《二十四節氣解》說:“及初霜,陰始凝。”可以看出,“初霜”意味著天氣變冷,殷琦開始凝結。初霜節氣後,冷空氣經常入侵,使得氣溫驟降,晝夜溫差變化較大。
秋季主要氣候幹燥,氣溫逐漸轉涼。初霜後晝夜溫差較大,早晚天氣很冷,中午炎熱,秋燥明顯。初霜過後,植物漸漸失去活力,大地壹片荒涼。
初霜節氣壹般在每年公歷10月23日10左右。此時冷空氣南下,天氣越來越冷,南方晝夜溫差變化大;北方部分地區氣溫已降至0攝氏度以下。
初霜保健註意
壹、預防感冒傷風
初霜首先要註意保暖。秋季氣溫變化大,中午讓人感覺像夏天,但早晚很冷。如果需要早晚出門,壹定要帶外套。呼吸道弱的人,出門要註意增減衣服,戴口罩,避免感冒對呼吸道的刺激。
二、預防秋燥
幹燥傷害體液。當體液耗盡時,就會出現幹燥,表現為口幹、唇幹、鼻幹、咽幹、舌幹、大便幹燥、皮膚幹燥,甚至皮膚皸裂。肺喜潤燥惡燥。如果不註意預防秋燥,其功能必然會受到影響,出現壹系列秋燥癥狀。
元代醫家胡思慧在《食而食之正》中說:秋燥,宜食而潤之。應該多吃些軟食和富含水分、滋陰潤肺的水果。日常生活中早睡早起。早睡可以滋陰,早起呼吸新鮮空氣,從而放松肺部,使身體充滿津液和能量。
第三,保持清潔
秋季也是支氣管炎的高發季節。護理慢性支氣管炎,也要註意日常清潔。要註意保持良好的家庭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濕潤,控制和消除各種有害氣體和煙霧,嚴格戒煙。
第四,註意養胃
老人常說:初霜胃病多,因為寒冷對胃的刺激最明顯。如果吃生食,邊吃邊喝冰鎮飲料,容易引起胃病或加重已經存在的慢性胃病。
五、預防秋季抑郁癥
深秋,風雨淒淒慘慘,草木枯葉,人們感受到季節的變化,容易焦慮。人的大腦中有壹種叫做松果體的腺體,可以分泌褪黑激素,使人情緒低落、抑郁。入秋後,松果體相對分泌褪黑素,人的情緒也相應低落消極。
初霜健康食品
首先,南瓜
南瓜富含糖分,容易消化;也是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營養價值非常高。同時南瓜中含有的胡蘿蔔素和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改善我們的秋燥癥狀。
第二,山藥
山藥不僅有“食神”的美譽,還有“食藥”的功效。秋季吃山藥有健脾和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它含有大量的粘蛋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有效防止血脂在血管壁上的沈積,預防心血管疾病,延年益壽。
三、蓮藕
“荷花是寶,秋藕最有幫助。”秋天是新鮮蓮藕上市的季節。此時天氣幹燥,吃蓮藕起到滋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作用。多吃可以潤肺養血。鮮蓮藕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可以緩解便秘。
四、秋梨
秋天空氣幹燥,水分少。秋梨含有85%的水分,被稱為“天然礦泉水”。秋梨富含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自古被尊為“百果派”。如果每天堅持吃適量的梨,可以緩解秋燥,生津潤肺。
五、紅薯
《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益氣、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紅薯可以讓人“長壽少病”,非常適合幹燥寒冷的秋天,對身體非常好。
第壹個霜凍食譜
桂參山藥燉豬腰
& lt材料>
當歸10g,黨參10g,山藥10g,豬腰肉500g,醬油、醋、姜絲、蒜末、香油適量。
& lt練習>
1.豬裏脊肉切好,筋膜上的騷腺去掉,洗凈,放入鋁鍋。
2.將當歸、黨參、山藥裝入紗布袋中,紮緊口,放入鋁鍋中。
3.鋁鍋加適量水,燉至豬裏脊肉熟,撈出豬裏脊肉,放涼,切成薄片,裝盤。
4.將生抽、醋、姜絲、蒜末和香油與豬裏脊肉片混合。
& lt功效>
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銀杏蘿蔔粥
& lt材料>
白果6個,白蘿蔔100g,糯米100g,白糖50g。
& lt練習>
1,蘿蔔洗凈切絲,熱水焯壹下備用。
2.先將銀杏洗凈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糖。
3、再燜10分鐘,拌入蘿蔔絲即可食用。
& lt功效>
補腎潤肺,止咳平喘。
部分素材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