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冬天腳冷有益健康

冬天腳冷有益健康

周圍人多,壹入冬就手腳冰涼。就算他們壹直喝熱水,多穿衣服,也無濟於事。他們仍然經常感到寒冷。即使他們進入壹個溫暖的地方,也需要很長壹段時間,他們的手腳才會漸漸消失。為什麽會這樣?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其實手腳冰涼是身體保護自己的壹種方式。壹般來說,當我們的身體受到寒氣侵襲時,為了避免受到太大的傷害,血液會流向心臟等重要器官,這樣四肢的血液就會減少,血液流失,所以就會出現四肢發冷的癥狀。當然,如果我們壹直手腳冰涼,就要註意了,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告。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的原因主要與體內的陽氣有關,或者是肝氣不暢所致。

如果手腳冰涼伴有全身怕冷,在同樣的環境下,穿的衣服比常人多,這類人就是體內陽氣不足的表現,需要補充陽氣來溫暖四肢和全身;

如果只是手腳冰涼,身體沒有怕冷癥狀,甚至臉發紅,這極有可能是肝郁所致。這時候就要疏肝解郁,解除體內的氣機。

知道了手腳冰涼的原因,如何緩解或治療?想必很多人都在關註。中醫給出了三種方法,幫助他們改善“怕冷”體質,冬天不做“冰人”。那麽,這三個妙招是什麽呢?讓我們來看看。

1.多吃辣。

中醫認為辛味可散。根據中醫四氣五味理論,辛味具有“能散”的特點,也就是說辛味具有散、行氣、活血的作用。

臨床上,辛味藥多用於散寒,行氣消脹,怕冷體質的人。他們平時可以多吃牛羊肉,烹飪時加入辛溫性的蔥、辣椒,可以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溫暖四肢,但平時也要少吃冷飲等寒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運動微微出汗

根據《易經》的陰陽原理,“動則陽,靜則陰”。規律合理的運動可以增加體內的陽氣,有助於補充陽氣不足。平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個人愛好選擇適當有效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拳、八段錦等,但運動時最好能微微出汗,因為陽氣會隨汗液排出體外,出汗過多會導致陽衰、驟虧的出現。

不僅如此,平時還可以多曬曬後背,補充體內的陽氣。中醫說“背部為陽”,我們的背部有壹條非常重要的經絡,叫做“督脈”,是人體的“陽脈之海”。溫中督脈對體內陽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艾灸穴位

艾灸是中醫獨特的治療方法。艾灸不僅能驅除體內寒邪,恢復人的陽氣,還能起到滋養臟腑的重要作用。在我們人體內,有兩個具有熱身功能的穴位,如果經常刺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足三裏是養生的第壹要穴。民間有句話叫“老按足三裏,不如吃老母雞”。此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重要穴位,具有溫中散寒、健脾補陽、補中益氣的作用。

關元穴是十二經脈任脈上的壹個穴位,道家老子稱之為“玄妙玄關”。艾灸關元穴可以調理體內所有的陽虛癥狀,特別適合怕冷的人。艾灸關元穴可以緩解體內陽虛癥狀,補充自身陽氣。

其實除了這些,平時生活習慣的改變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體質,比如早睡早起,適應外界環境的陰陽變化。對於容易生氣易怒的手腳冰涼的人,《黃帝內經》中有壹句話:“人臥則血歸肝”,滋補肝血也是緩解病情的重要手段。